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第三个小板凳 教学设计1

第三个小板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
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具准备:
爱因斯坦的照片,小板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让大家猜一位伟人,看谁能猜出来。
他生于德国。他在物理学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深化了对物质运动的认识。他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了,他就是爱因斯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吧!
您:读nín,不要读作níng。
强: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剖qiáng。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3个)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手工课上,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糟糕,老师批评了他。爱因斯坦拿出前两次做得更不好的小板凳,然后告诉老师,交上去的是他第三次做的。老师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3.老师为什么开始很生气,而后来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学生甲:因为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很糟糕,我们从课本插图中就能看到那只小板凳有多差。
学生乙:因为爱因斯坦在交这只小板凳前,已经做过两个小板凳了。虽然这三个小板凳都很不好,但他已经努力去做了。面对这样努力的孩子,老师还怎么会生气呢?
4.指导朗读。
— 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分角色朗读。(老师要用生气的语气,爱因斯坦用很难过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
1.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 ·
2.你已经努力去做了,但还是没有做好,老师或家长批评了你,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与家长或老师沟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分析:
(1)从老师生气时说的两个反问句、同学们的哄笑、爱因斯坦拿出三只小板凳后老师和同学态度的改变,引导学生比较后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动脑筋,肯花力气,不怕失败,做事认真的可贵品质。这是绝好的情感态度的教育资源。
(2)老师说的两个反问句,让学生改成陈述句后,反复诵读体验,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3)同学们做的作业有布娃娃,有泥鸭子,还有木制品。爱因斯坦交了一只小板凳,粗看没什么特别,细想却有较大差别——那些看上去很好的手工晶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吗?这为学生提供了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比较探究的可贵资源,学生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可获得正确而丰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口述课文内容,看谁讲得好。
二、自主识字
1.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晶:品字形结构。注意三个口的位置。
像;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象”。
吗: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马”。
您:上下结构。“你”下加“心”就是“您”。
些、此:对比记忆。
态:上下结构。上边是“太”,下边是“心”。
度:半包围结构。外边是“广”,里边是“ ”。
2.扩词练习。
品:品尝 品德 产品 样品 品学兼优 晶头论足
此:此后 此时 因此 以此 由此及彼 此一时,彼一时
态:态度 态势 心态 姿态
度:度过 风度 过度 度日如年 一年一度
3.指导书写。
晶:上面的“口”居中占上面两格,下面的两个“口”,分别占左格和右格。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上课伊始,教师先范读课文,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做好一只小板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体会到爱因斯坦做事认真、不怕失败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对这一体会更深刻,在分角色表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记者采访“爱因斯坦”及“同学们”,把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会。
识记生字时,采用较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字形、读音和结构。引导学生将生字融人课文情境中理解意思,并练习组词造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