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23.2 中心对称 教学设计1

23.2 中心对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掌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复习运用旋转知识作图,旋转角度变化,设计出不同的美丽图案来引入旋转180°的特殊旋转──中心对称的概念,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利用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点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
2.难点与关键:从一般旋转中导入中心对称.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题.
如图,△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老师点评:分析,本题已知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是点D,且旋转中心也已知,所以关键是找出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显然,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都符合要求,一般我们选择小于180°的旋转角为宜,故本题选择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已知一对对应点和旋转中心,很容易确定旋转角.如图,连结OA、OD,则∠AOD即为旋转角.接下来根据“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和“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这两个依据来作图即可.
 作法:(1)连结OA、OB、OC、OD;
(2)分别以OB、OB为边作∠BOM=∠CON=∠AOD;
(3)分别截取OE=OB,OF=OC;
(4)依次连结DE、EF、FD;
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二、探索新知
问题:作出如图的两个图形绕点O旋转180°的图案,并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是否重合?
2.各对称点绕O旋转180°后,这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老师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COD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例1.如图,四边形ABCD绕D点旋转18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写出作法并回答.
(1)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如果是中心对称,那么A、B、C、D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是哪些点.

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便直接可知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就是旋转中心.
(3)旋转后的对应点,便是中心的对称点.
 解:作法:(1)延长AD,并且使得DA′=AD
(2)同样可得:BD=B′D,CD=C′D
(3)连结A′B′、B′C′、C′D,则四边形A′B′C′D为所求的四边形,如图23-44所示.

答:(1)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便知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D点.
 (2)A、B、C、D关于中心D的对称点是A′、B′、C′、D′,这里的D′与D重合.
例2.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画出以点D为对称中心,与△ABD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

分析:因为D是对称中心且AD是△ABC的中线,所以C、B为一对的对应点,因此,只要再画出A关于D的对应点即可.
解:(1)延长AD,且使AD=DA′,因为C点关于D的中心对称点是B(C′),B点关于中心D的对称点为C(B′)
(2)连结A′B′、A′C′.
则△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三、巩固练习
教材 练习2.
四、应用拓展
例3.如衅,在△ABC中,∠C=70°,BC=4,AC=4,现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
(1)若平移的距离为3,求△ABC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
(2)若平移的距离为x(0≤x≤4),求△ABC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y,写出y与x的关系式.

分析:(1)∵BC=4,AC=4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得△BDC′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C′=1
(2)∵平移的距离为x,∴BC′=4-x
解:(1)∵CC′=3,CB=4且AC=BC
∴BC′=C′D=1
∴S△BDC`=×1×1=
(2)∵CC′=x,∴BC′=4-x
∵AC=BC=4
∴DC′=4-x
∴S△BDC`=(4-x)(4-x)=x2-4x+8
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中心对称及对称中心的概念;
2.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的概念及其运用.
六、布置作业
1.教材 练习1.
2.选作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在英文字母VWXYZ中,是中心对称的英文字母的个数有( )个.
A.1 B.2 C.3 D.4
2.下面的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个

A.1 B.2 C.3 D.4
3.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55°,则∠1=( )
A.55° B.125° C.70° D.110°

二、填空题
1.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必通过_________.
2.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是_________图形.
3.用两个全等的直角非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下面图形中的哪几种:_______(填序号)
(1)长方形;(2)菱形;(3)正方形;(4)一般的平行四边形;(5)等腰三角形;(6)梯形.
三、综合提高题
1.仔细观察所列的26个英文字母,将相应的字母填入下表中适当的空格内.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对称
形式
 轴对称
旋转
对称
中心
对称


只有一条对称轴
有两条对称轴








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作出关于P点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写出作法.

3.如图,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图形,已知点B是AC的中点,画出此图形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答案:
一、1.B 2.D 3.D
二、1.这一点(对称中心) 2.中心对称 3.(1)(4)(5)
三、1.略
2.作法:(1)延长CB且BC′=BC;
(2)延长DB且BD′=DB,延长AB且使BA′=BA;
(3)连结A′D′、D′C′、C′B
则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作的中心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3.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教学目标
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掌握这两个性质的运用.
复习中心对称的基本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引导总结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及其运用.
2.难点与关键:让学生合作讨论,得出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口问,学生口答)
1.什么叫中心对称?什么叫对称中心?
2.什么叫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3.请同学随便画一三角形,以三角形一顶点为对称中心,画出这个三角形关于这个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并分组讨论能得到什么结论.
(每组推荐一人上台陈述,老师点评)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ABC,分两种情况作两个图形
(1)作△ABC一顶点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2)作关于一定点O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第一步,画出△ABC.
第二步,以△ABC的C点(或O点)为中心,旋转180°画出△A′B′和△A′B′C′,如图1和用2所示.

(1) (2)
从图1中可以得出△ABC与△A′B′C是全等三角形;
分别连接对称点AA′、BB′、CC′,点O在这些线段上且O平分这些线段.
下面,我们就以图2为例来证明这两个结论.
证明:(1)在△ABC和△A′B′C′中,
OA=OA′,OB=OB′,∠AOB=∠A′OB′
∴△AOB≌△A′OB′
∴AB=A′B′
同理可证:AC=A′C′,BC=B′C′
∴△ABC≌△A′B′C′
(2)点A′是点A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即线段OA绕点O旋转180°得到线段OA′,所以点O在线段AA′上,且OA=OA′,即点O是线段AA′的中点.
同样地,点O也在线段BB′和CC′上,且OB=OB′,OC=OC′,即点O是BB′和CC′的中点.
因此,我们就得到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例1.如图,已知△ABC和点O,画出△DEF,使△DEF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分析:中心对称就是旋转180°,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就是绕O旋转180°,因此,我们连AO、BO、CO并延长,取与它们相等的线段即可得到.
解:(1)连结AO并延长AO到D,使OD=OA,于是得到点A的对称点D,如图所示.

(2)同样画出点B和点C的对称点E和F.
(3)顺次连结DE、EF、FD.
则△DEF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例2.(学生练习,老师点评)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二、巩固练习
教材 练习.
 三、应用拓展
例3.如图等边△ABC内有一点O,试说明:OA+OB>OC.

分析:要证明OA+OB>OC,必然把OA、OB、OC转为在一个三角形内,应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因此要应用旋转.以A为旋转中心,旋转60°,便可把OA、OB、OC转化为一个三角形内.
解:如图,把△AOC以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到△AO′B的位置,则△AOC≌△AO′B.

∴AO=AO′,OC=O′B
又∵∠OAO′=60°,∴△AO′O为等边三角形.
∴AO=OO′
在△BOO′中,OO′+OB>BO′
即OA+OB>OC
四、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及其它们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1.教材 复习巩固1 综合运用6、7.
2.选作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直角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梯形 D.两条相交直线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全等
B.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随边数增多而减少
C.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3.将矩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的所示的图形,已知∠CED′=60°,则∠AED的大小是( )
A.60° B.50° C.75° D.55°

二、填空题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__________,而且被对称中心所________.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_________图形.
3.线段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它的对称中心是_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分别画出与已知四边形ABCD成中心对称的四边形,使它们满足以下条件:(1)以顶点A为对称中心,(2)以BC边的中点K为对称中心.
2.如图,已知一个圆和点O,画一个圆,使它与已知圆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3.如图,A、B、C是新建的三个居民小区,我们已经在到三个小区距离相等的地方修建了一所学校M,现计划修建居民小区D,其要求:(1)到学校的距离与其它小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2)控制人口密度,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试写居民小区D的位置.


答案:
一、1.D 2.C 3.A
二、1.对称中心 平分 2.全等 3.线段中垂线,线段中点.
三、1.略 2.作出已知圆圆心关于O点的对称点O′,以O′为圆心,已知圆的半径为半径作圆.
3.连结AB、AC,分别作AB、AC的中垂线PQ、GH相交于M,学校M所在位置,就是△ABC外接圆的圆心,小区D是在劣弧BC的中点即满足题意.

第三 课时
教学内容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理解P与点P′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掌握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的运用.
复习轴对称、旋转,尤其是中心对称,知识迁移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及其运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其运用.
2.难点与关键: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导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三题.
1.已知点A和直线L,如图,请画出点A关于L对称的点A′.

2.如图,△ABC是正三角形,以点A为中心,把△ADC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如图△ABO,绕点O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老师点评:老师通过巡查,根据学生解答情况进行点评.(略)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1)、B(-4,0)、C(0,3)、D(2,2)、E(3,-3)、F(-2,-2),作出A、B、C、D、E、F点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并回答:
这些坐标与已知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画法:(1)连结AO并延长AO
(2)在射线AO上截取OA′=OA
(3)过A作AD′⊥x轴于D′点,过A′作A′D″⊥x轴于点D″.
∵△AD′O与△A′D″O全等
∴AD′=A′D″,OA=OA′
∴A′(3,-1)
同理可得B、C、D、E、F这些点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点的坐标.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四人一组):讨论的内容:关于原点作中心对称时,①它们的横坐标与横坐标绝对值什么关系?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②坐标与坐标之间符号又有什么特点?
提问几个同学口述上面的问题.
老师点评:(1)从上可知,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2)坐标符号相反,即设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

例1.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分析:要作出线段AB关于原点的对称线段,只要作出点A、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即可.
解: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因此,线段AB的两个端点A(0,-1),B(3,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1,0),B(-3,0).
连结A′B′.
则就可得到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线段A′B′.
(学生活动)例2.已知△ABC,A(1,2),B(-1,3),C(-2,4)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老师点评分析: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三点并连结组成△ABC,要作出△ABC关于原点O的对称三角形,只需作出△ABC中的A、B、C三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依次连结,便可得到所求作的△A′B′C′.
三、巩固练习
教材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3.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
(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
(2)求出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值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此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只需画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B1,连结A1B1.
(2)先求出A1B1中点的坐标,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代入求k.
(3)要回答是否存在,如果你判断存在,只需找出即可;如果不存在,才加予说明.这一条直线是存在的,因此A1B1与双曲线是相切的,只要我们通过A1B1的线段作A1、B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B2,连结A2B2的直线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
解:(1)分别作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1,0),B1(2,0),连结A1B1,那么直线A1B1就是所求的.
(2)∵A1B1的中点坐标是(1,)
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y=
则=,k=
∴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3)存在.
∵设A1B1:y=k′x+b′过点A1(0,1),B1(2,0)
∴ ∴
∴y=-x+1
把线段A1B1作出与它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
根据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得:
A1(0,1),B1(2,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2(0,-1),B2(-2,0)
∵A2B2:y=kx+b
∴ ∴
∴A2B2:y=-x-1
下面证明y=-x-1与双曲线y=相切
 -x-1=x+2=-
x2+2x+1=0,b2-4ac=4-4×1×1=0
∴直线y=-x-1与y=相切
∵A1B1与A2B2的斜率k相等
∴A2B2与A1B1平行
∴A2B2:y=-x-1为所求.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其利用这些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教材 复习巩固3、4.
2.选用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是( )
A.y= B.y=2x+1 C.y=-2x+1 D.以上三种都不可能
2.如图,已知矩形ABCD周长为56cm,O是对称线交点,点O到矩形两条邻边的距离之差等于8cm,则矩形边长中较长的一边等于( )

A.8cm B.22cm C.24cm D.11cm
二、填空题
1.如果点P(-3,1),那么点P(-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P′_______.
2.写出函数y=-与y=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_(用对称的观点写).
三、综合提高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1),B(-2,3),C(0,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那么△A″B″C″与△AB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A(0,3),B(3,0),现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
(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
(2)求出过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1B1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此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不存在的理由.

答案:
一、1.A 2.B
二、1.(3,-1) 2.答案不唯一 参考答案: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图形.
三、1.画图略,△A″B″C″与△ABC的关系是关于原点对称.
2.(1)如右图所示,连结A1B1;
(2)A1B1中点P(1.5,-1.5),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则y=-.
(3)A1B1:设y=k1x+b1  
∴y=x+3
∵与A1B1直线平行且与y=相切的直线是A1B1旋转而得到的.
∴所求的直线是y=x+3,
下面证明y=x+3与y=-相切,

x2+3x+2.25=0,b2-4ac=9-4×1×2.25=0,
∴y=x+3与y=-相切.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