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11.核舟记》教案教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重要信息。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了解作者、出处
1、学生交流,生生补充
2、教师补充介绍相关资料
魏学洢(1596年-1625年),字子敬,嘉善(今浙江省嘉善县)人,明末文学家。天启五年(1625年),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捕死狱中,学洢扶柩南归,日夜号泣,同年亦逝。崇祯初年,诏旌为孝子。一生未仕,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张潮,字山来,一字心斋,号仲子,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言论诙谐,观点精辟,处世潇洒,交友不拘。有《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等。
虞初为西汉小说家,被后世称为小说创作的鼻祖。后成为小说代名词。《虞初新志》一百五十篇左右,所收皆出自明末清初时人之手。体裁包括传奇、志怪和志人各类,以传奇为主。 “记”为一种文体,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本文所提“核舟”为我国古代微雕艺术作品。微雕艺术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它不同于微刻,“微刻”是凹进去的,有装饰性,少立体感。通常人们把“刻”说成“阴雕”,而“雕”则指“阳雕”。微雕雕刻出的是精微细小的立体画面,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阳雕微观雕刻艺术,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二、正确朗读课文。
指导: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朗读做到声音响亮,读音、句读准确。
1)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并板书。
2)生生查阅字典,为生字正音,做到准确无误。
yī  mǐn  wǎng  yí  yòu  jī  xuān  ruò  sǎn  rán     洢  皿  罔  贻  有  奇  轩  箬  糁  髯     zhě  tǎn  jiǎo  zhǔ  qū  jì rén  xū  yú  fǔ     褶  袒  矫  属  诎  髻  壬  戌  虞  甫
3)请一位同学朗读,师生评价。
教师给出评价注意句中停顿,如:   (1)罔不/因势象形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 齐读,做到声音响亮,读音、句读准确
5)检测:两两互读
三、课堂小结,再次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并正确翻译全文,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能辨识通假字、一词多义。
学习过程:
一、进一步熟悉课文,熟练朗读,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课文句意疏通,积累文言词汇。
1、借助注释,圈出疑难字。
2、小组交流、补充;全班交流、补充。板书疑难字
(可按小组分工完成后交流)
1)掌握“因”、“贻”、“比”、“覆”、“居”、“类”、“属”、“夷”、“曾”、“盈”的含义。
因:根据    贻:赠     比:靠近  覆 : 居: 属: 类: 像 夷:平 曾:还   盈:满
2)能辨识“有”、“诎”、“衡”、“简”通假现象
有:通 “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诎:通“屈”弯曲, 衡:通 “横”横着 简:通“拣” 挑选
3. 准确掌握“奇”、“为”、“端”、“计”、“而”、“之”、“其”、“以”、“可”、“曰”的不同含义。

4、两两合作,通译全文。
5、全班交流,小组比赛。生生补充,教师小结评价。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都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颗米粒。中间高起并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青色颜料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书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按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6、当堂检测:请后进生交流。
三、结合本课学习目标小结。完成学习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理清课文的结构,说明顺序
理解描写静物时动静结合的方法,并能加以简单运用。
初步了解紧紧围绕“奇巧”来展开的“一字立骨”的写法,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能因此进一步了解古代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过程:
两两合作,梳理文章结构,作者是抓住哪一特征来写的?(找出文中的一个词) 
说明对象:核舟
说明对象的特征:奇巧
“奇巧” “一字立骨”的写作方法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总—分—总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第二部分(2——6):详细具体的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     分两层:     第一层(2——5):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第二层(6):介绍舟的背面。     第三部分(7):对“核舟”总结、评价。

朗读2—5段,找出文中表现核舟“奇巧”的语句:交流、明确
从船舱内“相望”的雕栏,从可起可闭并刻有东坡名句的八扇小窗来紧扣“奇巧”二字。 
从船头三个人物  苏东坡:峨冠而多髯。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现右足,微侧。     神态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现左足,微侧。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舟尾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动)     居右者:视端容寂(静)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相应成趣,实在“奇巧”。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三.再次朗读,感受核舟的“奇巧”

四.小结    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