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教学实录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初级中学 黄维陆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10年第7/8期合刊
 
 
师:上课,同学们好。首先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学生记)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说一遍。
生:(声音洪亮)“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
师:从你们洪亮的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与激情。希望在这节课中,我们都能充满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中,演绎属于我们的精彩。
师:接下来,请看一则背景材料。
(一女生饱含深情地读)
师:你读的很有感情。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气愤,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说的真好!鲁迅先生在当时也狠狠地批驳了这一谬论。在先生53岁寿辰之际,他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战斗檄文,就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板书题目,故意少写了一个“吗”字)
师:我们来看题目。
(此时,有部分学生举手质疑)
师:怎么了?
生:老师,你把课题写错了。
师:(故作惊讶状)我把题目写错了?(回头再看题目)哦,原来老师少写了一个“吗”字。谢谢你帮老师指出错误。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写错的题目吧。
师:你们同意这说法吗?
生:不同意。
师:我也不同意。现在,一起来读读这个写错的题目。
(学生齐读)
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
生:悲观的、失望的。
师:请你用声音把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展现出来。
(该生读完,掌声起。)
师:从刚才的掌声中,说明你读的非常好。同学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谁的观点?
生:是国民党反动派的。
师:国民党反动派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二两个段落,找出敌方的依据。
(学生速读课文)
(一分钟后,全体学生读完。)
师: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是: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只相信“国联”,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师:你回答地很全面。
师:乍一看,的确如此,最后,不信自己的地大物博,也不信国联了,改为一味的求神拜佛,这样看来,是失掉了自信力啊。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了没有,文中的“我们”是指谁?有发现的请举手。
生:这里的“我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
师:你理解为“国民党反动派”,很好。那么文中的“有人”又是指谁呢?
生:是指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社会名流”。
师:你请坐。那么,他说的对不对呢?接下来,老师再为同学们链接几则材料,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PPT显示:“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段文字中的“我们”和“有人”就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社会名流”。从这段文字中,能看出反动政府怎样的嘴脸?
(生讨论、交流)
生:洋洋自得、炫耀。
生:抓“国联”这一救命稻草的仰人鼻息的丑态。
生:悲观、失望的情态。
师:哪位同学能读出这丑陋的嘴脸?
(一生读)
师:他读错了一个字音。
生:把“慨”读成了“gài”。
师:你听得很仔细。同学们,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读?
生:讽刺的、嘲讽的。
生:戏谑的。
师:谁能把这种嘲讽的味道读出来?
(一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更多的是听出了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讽刺的意味有那么一点。接下来,听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遍,看看能否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嘲讽味。
(师夸张的范读,尽量读出嘲讽之味)
读完,全场掌声起。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鼓励。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这里说“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这里的“总”字去掉行不行呢?
(生自由讨论)
生:不行,这个“总”字表现了反动政府的骄傲和夜郎自大的情态,感觉自己的国家很富有。
师: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啊?
生:“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的时候。
师:“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东北三省,这个时候,国民党反动政府居然还炫耀自己的地大物博。真是可悲啊!哪位同学能用声音来展现一下这种夜郎自大的情态,就读这一句。
(一女生读)
师:再把那种洋洋自得的、炫耀的感觉加强一些。
(该女生再读)
师:有一点味道了,还可以再加重那种炫耀的感觉。
(之后,老师就这一句做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
师:同学们,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人还能洋洋自得吗?
生:不能。因为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了我东北三省。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文中的“只”用的也很好。
师:“只”是只有、仅仅有的意思,从这个“只”字,又看出了反动政府怎样的嘴脸?
生:从这个“只”字可以看出国民党反动派把希望寄托在“国联”,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师:哪位同学能把反动政府抓救命稻草的这种情态读出来?
(一生读)
师:还有一个词也值得品味?
生:“一味”。
师: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一味”体现了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身陷求神拜佛之中,不愿自拔,不愿清醒,一副顽固不化的嘴脸。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尽量读出那种炫耀的、嘲讽的味道。
(学生齐读该段文字)
师:这是敌方的论据,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错误的观点,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进行批驳的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
(学生跳读课文三到五自然段)
生: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据来批驳敌方的观点的。
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驳的是什么样的论据?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这是论据吗?
生:不不不,是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师:什么叫“自信”?
生:就是相信自己。
师:那么,反动政府相信自己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那怎么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当时“地”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国主义掠走了。再看“国联”,“国联”当时帮不帮我们中国?
生:不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24页的课后注释2中可以看出来。
师:你看书很仔细。信“国联”有没有用啊?
生:没有用的。
师:信“地”信“物”信“国联”,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们失掉的是什么?
生:是“他信力”。
师:“他信力”?
生:“他信力”是作者用仿拟的手法新造出来的一个词。
师:你怎么知道是仿拟的手法呢?
生:因为“他信力”是根据“自信力”这个词改造的。
师:“自信力”和“他信力”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自“,一个”他”。
师:作者仿拟这个词有什么作用?
生:用“他信力”来说明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味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国联”上,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
师:你能把这种讽刺的味道读出来吗?
(该生读)
师:你读的充满了辛辣味。作者还从哪个方面批驳了敌方的观点呢?
生: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师:“自信力”和“自欺力”,只有一字之差,这也是仿拟的修辞,表达的也是对敌方的辛辣的讽刺。现在,请一个同学把这种辛辣味道读出来?
(一生读)
师:要读的再辛辣些。
(该生再读)
师:同学们,从以上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根本和“自信力”无关。那怎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是的,不仅我们会问,鲁迅先生也是这样问。
(师在板书的题目上加上一个“吗”字。)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题目,这是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师:反问句的特点是什么?
生: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师:对你的回答,老师要做补充。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同学看我们的课题是什么样的反问句?
生:肯定的反问句。
师:表达的意思呢?
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读这个题目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调?
生:愤慨的,激愤的。
师:谁来读?(一女生读,读出了愤慨的味道。)
师:是的,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这一观点在文章中哪个段落得以体现?
生:第六自然段。
师:先生是怎样提出的?
生:“然而”。
师:“然而”是个什么词?
生:转折连词。
师:转折连词,作者着力强调的往往是转折后的内容,就像“虽然”“但是”一样。”鲁迅先生强调的是什么呢?
生:“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这”字怎么理解?
生:“这”代指的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
师:黑暗统治下的反动政府,当时有什么样的论调?
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作惊讶状)啊!国民党反动派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吗?
生:不不不,他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对,这才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反动论调,也就是在这种悲观论调的笼罩下,鲁迅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观点,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自豪的、骄傲的,充满自信的。
(一生读)
师: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一观点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我们先来看第七段。
(学生齐读该段)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和激情,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师:我们有这样的一些人。那“这些人”又指哪些人呢?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呢?
生:有。
师:现在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例子,我们一起看屏幕。
(PPT显示:例句:我们有像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
师:请同学们利用这样的句式,结合自己的预习,写出这样的几种人。
(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之后交流)
生1:我们有像包拯一样贴面无私而为民请命的人。
生2:我们有像谭嗣同一样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为民请命的人。
师:谭嗣同是为民请命的人吗?
生2:不是,是舍身求法的人。
生3:我们有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而拼命硬干的人。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还有很多的手在像老师示意,不过这时候,突然有一种声音出现了:
(老师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声调)“你们说的简直是一派胡言,什么埋头苦干的人,什么拼命硬干的人,什么舍身求法的人,什么为民请命的人,都是古人。你们现在有这样的人吗?现在的中国人,可是失去了自信力了啊”。
师:面对这种指责,我们应该如何来反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八段(点一名女生读第八段文字)
师:这是鲁迅先生的声音,也是你的理解,请坐。
(此时,学生中有人小声地说“不是”。)
师:你说这不是先生的声音,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是谁的声音呢?
生: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
师:(惊讶地)啊!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国民党反动派会说这一类的人现在也何尝少呢?
生: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刚才读的语调像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语调。
师:那请你读出鲁迅先生的语调来吧。
(该男生铿锵有力的读,读完,全场掌声起)
师:这才是鲁迅先生的声音,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声音,“这一类的人们”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看一则背景材料。PPT显示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这一类的人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物。
师:对他的看法,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2:“这一类的人”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
生3:应该是指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
师:结合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这一类的人”是指为了民族的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是尚处于地下状态的革命势力。那么,“这一类的人”多吗?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现在也何尝少呢?”
师:这是什么问句?
生:反问句。
师: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此刻,同样的声音又出现了。(师再次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语气)说:“你们刚刚说的那些人也就那么几个,这样的人少的很呢”。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这一处的反问是针对什么而来的呢?刚刚的那种声音你们觉得是谁是的声音呢?
(生自由讨论)
生:我觉得那种声音应该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
师:国民党反动派认为现在这一类的人少了,鲁迅先生正是针对敌方的这一责难才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的,“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现在请你把这一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生:(声音很微弱)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
师:你说的底气不足,再来一次,充满自信的说。
生:(坚定有力的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
师:“现在”指什么时候?是不是指我们现在?
(生讨论)
生:不是的,这里的“现在”是指“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宣扬不抵抗精神的时期。
师:你理解的很准确。或者可以说,是从“九一八事变”到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这一时期。那么,“这一类的人们“,先生把他们称作什么呢?
生:中国的脊梁。
师:怎样理解“中国的脊梁”?
生:脊梁在人身上,撑起了一个人。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能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运。(掌声起)
师:是啊,就是这些“中国的脊梁”撑起了中国的命运,我们为之称赞。鲁迅先生也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正是先生的这种语言,把我们从黑暗带到了光明,正是先生的这种行动,鼓舞着我们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奋斗成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涌现出了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人,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事。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播放“今日中国之自信“的幻灯片,配乐:《红旗飘飘》)
师:感受了“今日中国之自信”,我们的内心都非常的激动,为今日中国的自强自立而激动。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课文的题目,这是一个反问句,谁能把这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这是一个否定的陈述句,谁能把它变为肯定句?
生:中国人充满着自信力。
师:是的,我们中国人不仅没有失掉自信力,而且是永远充满着自信力。现在,请同学们为老师的板书加一个横批吧。
(学生讨论交流)
生:(坚定地说)自信永存。
(全场掌声起)
师:谢谢你的横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板书,正好是一副完整的对联,上联是:驳敌论辛辣嘲讽;下联是:树观点热情讴歌;横批是:自信永存。
师:(配乐)通过以上的交流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锐犀利的语言,无情的抨击了当时反动政府的悲观论调,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告诉世人,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踏着先生的步履,充满自信的中华儿女正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自信之歌。最后,我想化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堂,那就是:要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且看我中华少年。下课。
(全场掌声起)
 
           教后记:
这年头做一名语文教师而又要不失其应有的“自信力”,着实是件大不易的事——有幸的是,我居然做到了。去年10月24日我参加安徽省2009年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经抽签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实话说,以我当时的心态,假如把课题中的“中国人”三字改换成“我”的话,兴许正恰如其分。
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同一位作家的文章被收录最多的,当属鲁迅先生。先生有九篇作品散见于初中语文教材的六册书中,所涉及的体裁亦较为广泛,有小说、散文、诗歌、议论文等。以我之见,在难度本就不低的这些文章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大约更属较难把握之列。难度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文章,先生的作品是语文中的经典课文,文经典则课怎能不精心?难度二,时移世易,沟通自然起了障碍,要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起与先生的一种情感共鸣,也考验着教学的功夫。还有三,先生的文字宜于“入目”而碍于“上口”,朗读的效果会不会打折扣呢?总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考验着语文教师的自信力,尤其是,对像我这样的一个教龄尚未足10年的教坛后辈,当时甭提多想能有些“信心”了,哪怕是“抛来”的也罢。
但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了,课就总得上。我本着“本色语文”“激情演绎”的原则,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于“透过先生冷峻的文字外表感受其火热的内涵”,力求用激情去演绎先生心灵的本真,凸显真情语文的特色。整节课以对题目的解读贯穿始终,因为先生作品在题目上往往都有“文章”可做,如《一件小事》的映衬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趣盎然,《风筝》的飘离似乎在印证着“我”的茫然失所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不例外。整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四次解读题目,既使课堂衔接因线索分明而自然流畅,又突出了文题作为“文眼”在行文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感觉“气”顺了不少。第一次解题,是在板书的时候故意少写一个“吗”字,以引起学生质疑,然后将错就错,引出对方的错误论调,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进而结合课文1—5段进行分析批驳。这一环节的设计解决了驳论文中“破”的问题。紧接着引导学生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谬论进行发问,再加上一个“吗”字,就这一反问句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这一反问句中实际上隐含着作者的观点,那就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就自然而然的树立起了鲁迅先生的观点;下一环节,对第七、八两个段落的分析,以期证明己方观点的正确,这一环节解决的是驳论文中的“立”的问题。第三次则把题目中的反问句变作陈述句,即“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以播放幻灯片的方式,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继而作出四度解读,通过把“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这样一个否定的陈述句变作肯定式——“我们中国人永远充满着自信力”,似乎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多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抓思路。以文本的思路领衔教学的思路虽说不无“保守”之嫌,但我以为仍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特别是在面对大师的经典之作时,不忙于自作聪明地去“肢解”或“大卸八块”,也许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所谓文从字顺,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匠心思路。其次是抓语言。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的语言一如既往的十分尖锐犀利,但我略去了通常都会加以重视强调的一些实词,却着重抓住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虚词,如“总”、“只”、“一味”、“却”等来进行赏析,引导品味隐藏在这些虚词背后的丰富内涵,以冀体现出“咬文嚼字学鲁迅”的初衷。第三个就是抓诵读。我生也晚,经验无多,但我一直坚持,课堂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才是语文本色,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响亮”的,因为,“读”占鳌头才能“读”出心裁。阅读教学,要阅,更要读,只有多读,在读中进行感悟,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的内涵,领会作者的感情。公开课也不例外。我在课堂上专注于对学生读的训练和指导,并逐步分层地体会朗读要求。在第一次解读题目的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读出对反动政府的嘲讽的味道,力求读出辛辣味。在此基础上又要求学生读出“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自豪和坚定。效果如何不敢说,但那种学生读、教师读,个别读、齐声读的融融之情确是深深感染了我的——或许是我“自作多情”了吧,但如果连教师自己都无情可动,又岂能动“人”(学生)以情呢?
咦,上课之前深深困扰我的“自信力”的问题怎么不见了呢?是的,“自信”或许存在认识上的需要,但它更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当我倾注身心于课堂实践,于文本内涵探索的时候,“自信”似乎渐渐不再成为困扰我的一个难题了,语文教师中应该也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这大概是我的真切体悟之一了。教学,要的是“行动力”。这节课前,尽管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课堂上还是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比如在证明作者观点时,一个女同学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却有人在一旁嘀咕说“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偏巧这嘀咕声通过一旁的话筒清晰地传送了出来,就算我装聋作哑别人也都听见了,没别的选择,我就问他:“这怎么会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请说说你的理解?”那位同学做了解释:“我的意思是说刚才她读的语调。”我得寸进尺,继续不依不饶:“那你会怎么读?请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试试读出鲁迅先生的语调吧。”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那个男同学读得铿锵有力,义正词严,语气口吻中充满了自信与激情,顿时赢得满场的掌声。由这一“偶然”生成,我真切地领悟到,封闭预设的课堂是死板的,只有生成的课堂才是充满灵气的,所谓“成功”,一定是预设和生成共同演绎来完成的。
    我无意于说,一堂课就能给予我多大的“自信”,即便我由此得到了一等奖第一名的荣誉。其实我明白,四十分钟有着太多的偶然,完全说明不了什么。但有这么多的前辈和专家、评委和领导为我们这些参赛的后生小辈搭台铺路,创设条件,我如果再不“自信”,那便是扶不起的阿斗,怪不得别人的了。我教故我在,这“在”并不只是讲台上有个人那么简单,这是一种“自信”的存在,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不懈追求的存在。我只是教了一节课而已,哪怕这是不很容易教的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也好;但我以自己的努力力求去回报那些信任我、鼓励我、期待我的许多我认识或不认识、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这才是我的自信力的不竭之源——我以此自勉。
 
感受趣味丛生的语文课堂
——点评黄维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上海 朱震国
 
作家王小波说过,“一本书写得无趣是最大的罪过”。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这真是再“深刻”不过的道理,而换一个角度看,写书的是这样,教书的又何尝不该视“趣味才是硬道理”为教学的“最大”要求呢?黄老师执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下简称《自信力》)一课,其教学构思、学情指导及方法运用等,无不贯穿一个“趣”字,给人回味。
    《自信力》一文先驳后立,逻辑严密,情感内蕴,言词犀利,带有鲁迅杂文的鲜明文风,以时下流行的“三怕”(其一为“怕周树人”)心理去推测,通常很难讨得学生的喜欢;诚然,文为一课之“本”,趣或无趣,谁人又能苛求呢?可是,黄老师的《自信力》一课,却在“出人意料”上动足了脑筋。
教师先是在课题的板书上少了个疑问语气词“吗”,因学生的“发现”而引起了对“这是谁家的观点”的质疑,从而自然进入文本的学习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课题中的这个“吗”字就此悬在了学生的脑中,直至教学进程已过大半,明了了“自信力”遮掩下的其实只是“他信力”和“自欺力”的本质,方才由学生的追问而得以补全。学生未必就不能猜想到板书的缺漏是教师的故意为之,未必就不能感受到课题中蕴涵着的强烈的反诘语气,甚至未必就不能由着文章作者的诘问进而去领略文章爱憎判然的情感色彩,只是,这一切只因了一个“吗”字而串联贯通,而编织起几乎一整节课的思路轨迹,却又了无痕迹,浑然自成,就很见一番预设功力。教书有时也如写书,受到某个表达欲望的强烈刺激,感觉新鲜、不同一般,忍不住搬进课堂演绎一番,但不久便兴味索然,不复当初盎然的兴致,于是便草草收场,不了了之。故而教课有如故事,不乏好的开头,却少有圆的结尾,所以有人建议写小说如同经营一场婚姻,始于爱情继以毅力才有希望。夭折,不是因为无爱,而在于缺乏一点恒心,苟无恒心无所不为,也就教不出多少“趣”来了。
教学者常常纠结于同一篇课文,怎样才能找到最好的一种教法。依我看,这纯属无事自扰,因为上帝的公平就表现在它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教学之要求于学情指导的,不外乎一是因景造势,二是缘势设景。教育的根本动力来自内在潜质的发现,因而教学的成功,与其归因于外加毋宁说是一种内化。比如,在谈及“中国的脊梁”所涉及的几种“……的人”时,教师在引示范例之后便由学生放开联想,最终并由学生为“中国的脊梁”定下一个铿锵的结语。可以看出,这是整堂课中学生较为感奋的一个段落。与此不同的是,在挖掘词语品析意义的环节中,更多的却是教师的提示和点拨,这也不难理解,对于像“我们”“有人”“这”等代词和“总”“一味”“然而”等副词或连词,初中学生识别和辨析确实尚有待于在学习实践中的提升。可尽管如此,给予我们深刻印象的,仍然是黄老师那妙趣横生的即兴式插话。
《自信力》一课教学中的朗读运用尤其值得一提。首先是师生的执着。当一堂课中的朗读不仅首尾琅琅、反复运用,而且每逢关键语句,师生总要切磋一番予以声音再现,这样的朗读便不再是为“应景”而读,为“点缀”而读;当教师的要求和评语显得毫不含糊且步步紧逼,学生却毫不气馁迎难而上依旧“声声”不息的时候,这样的朗读便不再仅仅只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或辅导;当随着朗读渐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