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蜡烛》评课稿


  2012年7月26日听县二中张建杰老师课后评

   《 蜡烛》这篇文章属于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战争单元的一篇文章,是一篇通讯。属于外国文学,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后三篇文章均属外国文学,这三篇反映战争的外国文学与中国反应战争的文章最大的区别是它的悲剧性很强。战争的惨烈,人民的痛苦,和平的愿望等都通过文字反应出来了,所以这些文章笼罩着浓浓的悲剧气氛,非常感人。而中国的战争篇文章,两篇是新闻,一篇小说,因为都产生于新中国诞生前夕,所以虽是战争篇,但反应的思想则是乐观、豪迈、对胜利必将到来的自信。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蜡烛》这篇文章的感人的气氛,悲剧的气氛及它的文学性,就是本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新闻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而且语言比较平实。但通讯除了具有真实性,更主要的是它的文学性。张建杰老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

    张老师用对比的方式一下子就让学生发现了通讯与新闻的区别。张老师把此文改成一篇新闻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与课文比较区别。学生通过对比一下子就发现了通讯的文学性,它比新闻多出了好多细节描写,尤其是动作描写在本课尤为突出。张老师顺势让学生找出这些细节描写,并品味这其中的形象、情感等。这样本文的重难点就突破了。真是大道至简!这就是本课教学最大的亮点。

    那么,课堂的缺憾呢?环节过于繁琐,导致好多环节只能蜻蜓点水,一晃而过。比如光是问题本课就设计了十多个,其实一节课大问题只需三五个即可。而且课堂最好是板块式的,这样便于灵活机动的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如果是线性的课堂,只有前面的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问题才能呈现出来,这样就显得有些死板了。

   此外在随堂听课的过程中,记下了如下一些小的环节,并随时做了评析。现记录下来做个讨论:

   可堂一开始导入之后,板书题目《蜡烛》及作者西蒙诺夫,紧接着出示本课学习目标“了解通讯文体,通过对比揣摩语言把握主旨”,然后返回来介绍作者信息。那么此处介绍作者是否走了弯路?能不能在板书完作者之后紧接着介绍作者,然后再呈现学习目标呢?当然,目标是要课始呈现的,但也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握。同样,介绍完作者后,教者又介绍本文是一篇通讯,这一点其实在一板书完题目之后顺势介绍,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学生在你板书的时候注意力正集中在课题上,肯定对这个课正充满着许多疑问,当然其中可能就有这是一篇怎样的课文?所以合理安排课堂的步骤也是创建高效课堂的要素之一。

    介绍完作者、文体的知识后,教者第四步出示本课重点词语,此处,教师对重点词语是自己解释的,那么这样脱离语境的解释词语是否有简单灌输的嫌疑,对于词语的理解,还是随文理解效果更好吧。第五步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概括故事的经过等。那么,老师问;老妇人身体状况如何?不等学生作答,或是学生声音低听不清楚,老师便说了一些词,不太好,年迈,艰难。此处学生还未作文本分析,怎么能答得出老妇人的状况?宜让学生亲近文本,划出描写老妇身体状况的句子,再说感受,一目了然。

    接着教者在大屏幕上呈现本课的六要素,及记叙的六要素。那么这些内容是不是非得呈现出来呢?学生前面已经感知了的内容有没有必要再次以幻灯的形式呈现加以强调,给人的感觉理性的东西过多了,语文的味道淡化了。第六步教者问为什么本文写的这么感人?其实前面我们还未体会到感人,但既然教者提出了,学生只能作答。但此处教者做的很好,就是打出了把本文改成的新闻,然后做对比。本来这个问题提的时候就有些突兀,不过当提出来之后,教者用对比的方式处理,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发现了文学性。然后顺势找细节。这几步走的很好。但这儿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幻灯片上呈现的要求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描写让你感动,为什么?”但是并未让学生朗读,而是直接作答。朗读,作为文学性作品的重要的教学手段,策略,在本节课这个急需朗读的环节上,就这样成了空谈。这其实是好多课的共性问题。2011的课标再次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课标中写道:“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这个能力怎么提高,在一节一节的语文课上,听不到朗朗的书声,何时才能提高?何时才能让学生爱上朗读?

   第七步教者用幻灯呈现行动描写的典型语句,然后分析其作用,呈现肖像描写的典型语句,比如黑色大围巾的描写,然后分析作用,呈现环境描写的语句,然后分析作用。这些步骤同样显得死板繁琐。为什么要分开呈现?学生七嘴八舌说一气不就得了,教师加以点评,何等的互动,有何等的节省时间。而且,最要命的是教师在这里有些急了,于是这些作用全部自己代劳分析,学生只能洗耳恭听了。完全变成了填鸭式的课堂。语文的实践性全部由教师体现了。第八步,教者接连呈现了四五个意义不大而又细碎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作答。效果可想而知,课堂比较沉闷。没有踏踏实实的亲近文本,就是出再多的题来检测,也只能属于浪费时间了。比如:“老妇人在方场上目标很明确,为什么炮弹离她却始终很远?”这个问题其实很好,但到底为什么,教者也不置可否,于是听者也昏昏然没有明确。“文中为什么多次交代蜡烛来历?”“老妇人为什么要在红军战士分头点燃蜡烛并彻夜守护?”“你认为烛光有什么意义?”等都单独呈现出来,课堂的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然而问题却有点没完没了的感觉,这些问题非得回答吗?这一节课,到下课始终纠结在思想的探究上,始终未曾涉及语言的斟酌品味,有意义吗?阅读课该教什么,“内容人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这是歌德的一句。“语文就是教给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2011的课标明确到语文的言语功能,“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不能再荒了自家的田,去种别人的地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