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论美》教学设计10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备课教师: 聂萍
课题
《论美》
教材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设计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对美的理解。
2、品读培根关于美的有关论述。进而领悟到内在美的重要。
3、结合具体句子,分清多样的论证方法。并尝试着进行写作,表明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品读培根关于美的有关论述。
2、勾画句子,分清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句子,分清多样的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写作,表明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时间
第一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创设
一、针对一则新闻,引入课题
(事件)在云南省思茅这座小城里。一个打工的18岁农村女孩李慧贤,她给500多公里外的省会一家大医院写信,要用自己的一个肾换取一次整容的机会,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6日新闻晨报)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英国哲学家培根对美的看法。板书课题《论美》
二、写课题,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畅所欲言,自由畅谈论对这件事的看法。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整体感知
三、阅读课文,确定观点。
1、朗读课文。(分段朗读,如出现误读的字,鼓励学生查字典解决。)
2、自由阅读,找出文章的论点: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哪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观点)
在文中勾画出表明作者的主要观点的句子。
(边议边板书)
颜色之美
外在美 胜于
形体之美
美 胜于

行为之美
内在美
品德之美
(最为重要)
合作探究
四、探讨论证方法,梳理论证结构;
思考:作者为了把观点阐明,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㈠提出问题①美德最美(喻证法、例证法)
㈡分析问题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②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例证法、对比论证法)
③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对比论证法、例证法)
④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对比论证法、引证法)
㈢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喻证法
五、写劝说词,让李慧贤改变想法。
1、注意礼貌问题。
2、50字左右。
3、有理有据,最少运用上一种论证方法。
1、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比喻论证)
2、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引用论证)
3、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正反对比论证)
4、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举例论证)
学生在五分钟内完成,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学生全班发言。
课堂小结
同学们,外表的美终归是短暂的、易逝的。中国人常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时。只有心灵美,才是一种纯真、成熟、永恒的美。它越是经受风雨的考验,越能光彩夺目。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美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他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
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美的格言卡。
板书设计
《论美》
弗兰西斯 培根
一、提出问题:美德最美。
二、分析问题:
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2、通过三种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
3、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三、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杂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能指出作者为了阐明观点,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为了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网上的一则新闻,让学生发表看法。接着再阅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尝试着依据新闻事件,写一段有观点,有见解的劝说词。通过学习课文,引发思考,理解外表的美终归是短暂的、易逝的。中国人常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时。只有心灵美,才是一种纯真、成熟、永恒的美。它越是经受风雨的考验,越能光彩夺目。教学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出乎意料的是出现了两种观点,有两个学生支持卖肾美容,形成了辩论的场面,在学生的争辩中达成了对美的共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