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论美》教学设计6


论美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体会作者的审美观。
2.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3.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谈自己对美的理解。
作者简介
(1)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务。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3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 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候补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受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受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过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弗兰西斯•培根作为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曾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有关《人生论》
《人生论》是弗兰西斯•培根留给世人的一部杰作,也是英国散文的代表作。这部集子先后两版,共收入58篇短文。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特有的睿智、敦厚和既严谨又富有想像力的审美情趣。全书见解独到,文笔洗练,是英国随笔文体的开山之作。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论说随笔文集》,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述是断想式的,语言有跳跃性。

【问题说明】
培根是英国哲学家,在这篇杂感中,他论及人的外貌美、形体美、风度美,最后提出了德行美,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美的境界。
【字词诠释】
①〔端庄〕端正庄重。
②〔肃(s )然起敬〕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肃然,恭敬的样子。
③〔吝啬(l n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④〔予(yǔ)彼〕给予别的。
⑤〔一无作为〕没有作为。
⑥〔奥古斯都(d )〕奥古斯都和菲斯帕斯都是古罗马皇帝。
⑦〔腓(féi)力普王〕生于1268年。1285年即法兰西王位,死于1314年。为法国英主之一。
⑧〔爱德华四世〕即Edward IV。1461~1483为英王。
⑨〔阿尔西巴底斯〕公元前五世纪时人,古雅典著名的美男子。
⑩〔伊斯梅尔〕即伊斯梅尔一世。1499年即波斯王位,为波斯索非(Sophy)王朝的创建者。
 〔优雅〕优美高雅。
 〔为〕读w i。
 〔阿皮雷斯〕(约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古希腊最著名的画家。惟此处所指非阿皮雷斯而是由克西斯(Zeuxis)。他也是古希腊名画家,其时代为公元前5世纪之末,公元前4世纪之初。据传说,某次他为克罗吞(Croton,希腊各邦之一)久诺(Juno)庙画像,先择邦内最美的少女五人而观之,欲融合各人最美的部分于一像之中。
 〔丢勒(1471—1528)〕即Albert Durer,德国著名画家,据莱特云,此处所指者为他论画之作,标题为“论人体各部分之比例”(Of the Proportions of th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稽〕读j 。
 〔其〕读qí。
 〔作风〕(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
 〔尽〕读jǐn。
 〔修养〕养成的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
 〔犹(yóu)如〕好像。
 〔愧(ku )悔〕羞愧悔恨。
【课文分析】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①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②的。〔句解:把美德比作珍贵的宝石,表明了作者对美德的赞美态度。〕
段解:作者以宝石喻美德,提出人的气质美才是真正的美。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③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④。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⑤。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⑥、菲斯帕斯、腓力普王⑦、爱德华四世⑧、阿尔西巴底斯⑨、伊斯梅尔⑩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段解:作者认为许多美貌的人由于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结果一无所为;但也有一些才德美貌兼备的人,并举例证明。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是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 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 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 和丢勒 滑稽 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 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句解:作者无意中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美的通俗定义,即“美是和谐”。〕
段解:作者认为在美的等级中,形体之美胜于面容之美(“颜色之美”),而风度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而最美的是难以用图画所表现的,是一种奇妙的美,这种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和谐的统一,而非数学公式。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 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 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 而不配得到赞美。
段解:从世俗的眼光看,上了年纪的人容貌和形体不可能与年轻人相提并论,但是由于风度美胜于形体美和颜色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反而倍增了可爱之处。这段作者通过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对比议论,再次强调风度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美犹如 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 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句解:点出了作者理想的美,即外表美与心灵美的结合才是美的真谛。〕
段解:容貌美如盛夏水果难以保持长久,只有把外表美与德行美集一身,美才能伴随终身。这是作者对不追求德行美的青年的忠告。
【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美——德行美和外表美进行阐述,提出了德行美胜于外表美和外表美须与德行美完整结合的审美观。忠告年轻人不仅注重外表美,更要注重心灵美。
【文章结构】
 
【写法分析】
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说经常是断想式的。本文论美,以人物的外貌美直说到德行美,但是又并没有具体论说德行美,而是以较大篇幅议论容貌美。他的论述有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着“美”展开论说。
锤字炼句,语言精美。培根精于锤炼语言,在表达上有丰富的想像力,善用比喻。如述及要珍视美德时,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下反而更华丽”;论及容貌美难以保持时,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这样的比喻,令人过目不忘,有些已经成为警句格言。
【难点分析】
(1)这篇文章在论述上虽然有内在联系,但是逻辑性并不强,论述中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人的审美标准不可能统一,尽管对许多问题人类有相对统一的价值标准,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可以求同存异。对于美,人们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在不同情境下,这种认识也会有所变化,有所发展。培根的文章写于十六、十七世纪,按中国历史的分法,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末年。社会是在发展的,我们不能要求他当时的认识完全正确。况且,他的文章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恰恰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也主张学生在这类问题上能有自己的想法。
(2)为什么在证明“才德与美貌也可以并存一身”这一论点时,所举的人物多是帝王?
培根生活的时代,只有绘画而无摄影,能留下肖像的人多是帝王将相,而培根据此说帝王将相“容貌美”,未必可靠。有关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中国绘画史所留下的帝王“标准像”就可以明白,培根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认识上的局限性。
【重点分析】
一  你认为下列句子哪一个表达了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能说说你这样理解的理由吗?
1.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2.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3.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4.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这是一个理解题,比较四个句子看,3、4小题较合适些,而且3小题的语言很明确地阐述了自己对美的看法,4小题是在这一观点下发出的号召,因此,3小题较合适。
二  下列句子表达形象,内涵丰富。和同学一起交流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说理的形象、深刻。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2.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3.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4.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1.因宝石是华贵的,在朴素背景对比衬托下会更加华丽,美德也是这样,朴素端庄常常使人显得有修养,有气质,令人肃然起敬。
2.正所谓上帝给予我们是有限的,给了你美貌,就可能少了些智慧,给了你智慧,就可能少了些容貌,因此美貌的人常利用姿色,智慧的人常利用头脑,各尽所长而已,最理想的状态是既拥有美貌又拥有智慧和高贵的气质。
3.因为美不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包括内在精神气质,品德抽象的一面,它是不能订制规范的,不能画出来的。
4.因为晚秋时节自然界不再那么顽强、忙碌了,代之而起的是清爽,从容,给人一种闲适悠然之美,所以是最美好的,正如老年人一样松轻,自由可不再为生活忙碌,操心了,这时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5.其实人的容貌也是这样,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老的。所以,美不美重在心灵,心不老,容貌也就无所谓了。
*三  文学艺术与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是相通的。培根说:“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从你日常接触的山川景物,城乡建设,家庭装饰,文章绘画等事物中,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其实这牵涉到一个审美距离的问题,欣赏美是要有心理距离、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体会悲剧的悲壮,那要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才会产生悲壮美,是自己的亲人就不会有美感,但是赏巨幅国画,要拉开距离才能感到整体美,站的太近,看见的只能是一片黑墨,观赏出土文物如不能站在历史的角度,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代古人创造就会认为很粗俗,很原始,很笨拙丑陋了。
四  找出课文中的格言警句,记住这些话,并模仿作者的手法,精心拟出几句关于美的言论,和同学一道,编写班级的“凡人论美的格言”。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2.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3.形体之美是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4.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例: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性格决定气质,气质决定言行。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