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检测


 扁鹊见蔡桓公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  家学说的集大成者。(2分)
2.课文中“     ”这句话,说明了蔡桓公的病得不到治疗的根本原因。(2分)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腠理(  ) 立有间(  ) 汤熨(  ) 骨髓(  )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不治将恐深(将:   )
⑵居十日(居:  )
⑶桓侯不应(应:   )
⑷桓侯又不悦(悦:   )
⑸故使人问之(故:   )
⑹司命之所属(属:   )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3分)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通      ,义为   
⑵火齐之所及也       通      ,义为   
⑶汤熨之所及也       通      ,义为   
6.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⑴蔡桓公评价医生的话是     。
⑵扁鹊望见桓侯还走的原因是       。
7.概括以下两个人的性格:(4分)
扁鹊:
蔡桓公:
8.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3分)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古义:   ,今义:   。
⑵臣是以无请也。
请:古义:   ,今义:   。
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古义:   ,今义:   。
9.对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下面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扁鹊医术高明,是我国古代的神医。
B、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C、告诫人们,过分自信而不相信群众,是极其错误的。
D、告诉人们,不要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
10.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为什么?(3分)

第二部分:
     (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1、蔡桓公为什么多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3分)

12.文中几个分号对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有什么作用?(3分)

13.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4.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  )(2分)
A.深恶痛疾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手疾眼快
15.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3分)


16.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3分)

17.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2分)
病入膏肓:
讳疾忌医:
18.文中蔡桓公自称为“寡人”,扁鹊称蔡桓公为“君”,你还知道过去对皇上有哪些称呼?(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2分)

     (二)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非吾所以处子①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嬉为贾人②炫卖③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④揖让⑤进退⑥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①处子:安顿我儿子。②贾(gu)人:商人。③炫卖:沿街叫卖。④俎豆:祭祀器皿。⑤揖让:打拱作揖礼节。⑥进退:进退朝堂的礼仪。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常嬉为墓间之事。
译文:
(2)此可以处吾子矣。
译文:
20.本文谈环境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有一句成语与“孟母三迁”的故事非常接近,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

21.读了《孟母三迁》以后,你是怎样看待环境与人成才的关系的?(3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以《我身边的“蔡桓公”》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断,要突出人物的性格。300字左右。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