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课题3 元素 教学设计6

《元素》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 “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准备】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 课时建议】
2课时。[来源:Zxxk.Com]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回忆)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设疑)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引出“课题2元素”。


(回忆)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回忆。
口答:碳12原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感觉自然。

大







(设问)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投影)1.介绍几种原子。

猜测:
1.有;
2.不确定
3.没有
在猜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形



(问)上述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观察后回答:每组原子
的质子数都相同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为形成概念打下基础。


(投影)2.在投影1的基础上,在两组原子的右侧分别打上“碳元素”、“氧元素”。

观看屏幕,注意变化。
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元素的特点。


(问)根据以上内容,你们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同桌交流后,请代表发
言。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体验“我会学”的快乐。


布置阅读P71教材课题2的第一段。
阅读课文。
讨论:怎样区别氢元素和铁元素?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讨



(投影)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讨论,具体内容见表: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发言,共同完成表内的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已学概念的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地使用元素、原子的概念。

微







有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卡片。
请同学们通过模型卡片的拆拆、拼拼,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变化过程:
水——→氢气+氧气
氢气 + 氯气——→ 氯化氢
分组活动。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借模型卡片的直观、形
象,引导学生进行微观分析。


通过以上活动,思考: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借助卡片,通过有趣的拆拆、拼拼,轻松得出结论。

打


(过渡)我们知道,英文单词不计其数,但字母只有26个;同样,物质的种类已知的有三千多万种,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种类只有—百多种。
体会、感悟。
真切地体会物质的多样性及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找





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成三类。
(板书)元素的分类
1.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2. 金属元素:“金”字旁(汞除外)

按偏旁进行分类。
在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寻找规律,自
主学习。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







完成教材中P74“活动与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观察教材P71图4—4,阅读P72“资料”中内容,讨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矿泉水商标,一些药品说明书等),彼此增进认识:
1.各种元素在自然界
中的含量各不相同;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依次是氧、硅、
铝、铁。
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地壳、生物细胞、某些食
品中含量较大的元素。
使学生自觉接受化学的科学常识。

【板书设计】
课题2  元 素 (第一课时)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读法及写法:
2.元素符号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 导
忆 入
旧 新
知 课
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接触到一些符号,如:O,H,N,C,Al……。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阅读教材P73“资料”栏。)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回答老师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

自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表4—3。
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书写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根据表4—3,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特点。
集体朗读表4—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启发)
同学们能否寻找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联想、对比等,尽快认识这些元素符号呢?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 “妙方”?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介绍。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自我展示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卡片问答)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手中出示的写有元素名称的卡片,说出元素符
号,比一比,谁说得快?
学生抢答。
在趣味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记忆的热情。

介 巩
绍 固
意 拓
义 展
(问)
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意义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介绍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练习)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Fe (2)3Fe (3)nFe
以具体符号“H”、“N”
为例,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思考回答。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元素符号的重要性。
加强对元素、原子概念的理解。

了 阅
解 读
史 教
实 材
(投影)
4.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
观看、聆听。
增进对科学史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
阅读课本,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 归
动 纳
探 小
究 结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与探究。
活动形式的建议:
1.小组抢答竞赛;
2.小组交流后由代表发言。
人人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跟大家说一说。(对学生的
归纳进行评价,适时纠正、补充、表扬与鼓励。)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
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