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教学设计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具体内容,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
一、新课导入
播放纪录片《苏联的解体》,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存在69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最终会解体?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二、新课讲授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教师讲解: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教师提问:社会主义阵营是怎样扩大的?
学生回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斯大林还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也促进了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教师引导: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那么,赫鲁晓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改革的呢?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材料展示: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改革?
学生回答: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2.教师讲解: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他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4—85页,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养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3.教师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学生回答: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教师引导:1964年,赫鲁晓夫在勃列日涅夫的政变逼迫下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改革,重点在重工业,不仅没有冲破苏联模式,反而使这一模式更僵化。
4.教师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
教师补充: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5.教师提问:比较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似点?
学生回答:内容上,都涉及经济领域;结果上,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都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
教师引导: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此时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政治极度腐败、经济大幅下滑、民族矛盾公开尖锐化……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不改革就难以为继的历史关头。戈尔巴乔夫借鉴和吸收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开始对苏联社会进行一场艰难而又雄心勃勃的改革。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1986年2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必须对苏联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1987年底的六月全会,批判了管理经济的行政指令方案,明确表示支持彻底的经济改革;基本思路是给企业放权,使企业实现“三自一全”,就是完全自主经营。改革带来生产的严重破坏和经济危机,1986—1988年,年均赤字430亿~440亿卢布,消费品市场日益恶化,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消费品中95%缺货。1990年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
材料二 1988年6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改革政治体制”的若干重大措施,标志着把改革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宣布,“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修改苏联宪法中关于“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是苏联政治体系、国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核心”的条文。修改这一条文的目的是取消一党制,向政治多元化,多党制过渡。于是,各种政党和政治派别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到苏共解散时已有5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
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成效如何?
学生1回答:戈尔巴乔夫首先在经济方面改革,结果失败,造成经济的混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学生2回答: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2.教师提问:后来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哪里?表现如何?
学生1回答:后来又转到政治领域。
表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教师提问:阅读课本第85页正文及“相关史事”回答东欧改革的背景有哪些?成效如何?
学生1回答: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
学生2回答: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4.教师提问: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1回答: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学生2回答: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师生归纳: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教师引导: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没有成功,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主观地把改革转向政治方面,想通过政治改革来促进经济改革,结果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苏联解体趋势加强。1991年8月19日,八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即“八一九事件”。
5.教师提问:苏共高级官员发动“八一九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此事件对苏联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目的:阻止苏联解体。没有达到目的。影响:“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6.教师提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组织全体同学讨论。总结时,可以适当补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是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一分为15个国家,其中俄罗斯最大)
师生归纳: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趁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
教师总结: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战后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材料拓展:苏俄—苏联的演变

7.教师提问: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带来了哪些经验教训?
学生回答:(1)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认识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3)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冒进,也不保守。
(4)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课堂总结
本课概述为“一一三”数字记忆:
一条影响改革的主线——苏联模式。
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改革。
三次苏联改革及特点——赫鲁晓夫改革(僵)、勃列日涅夫改革(死)、戈尔巴乔夫改革(散)。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