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仙临初中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学月语文检测试卷(期中考)

仙临初中2013年七年级上第一学月语文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检测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得分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⑤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天净沙 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或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
⑩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两句连续的写雪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蝉鸣(chán) 响彻(chè) 卑微(bī)
B、收敛(liǎn) 聒噪(guō) 短暂(zàn)
C、颤动(zhàn) 延续(yán) 痕迹(hén)
D、曾经(céng) 宽恕(rù) 抑扬(yì)
3、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熬过 信服 分岐 各得其所 B、委屈 瘫痪 诀别 喜出忘外
C 、央求 摒息 轮番 整妆待发 D、匿笑 沐浴 祷告 花枝招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 , 。
6、综合性学习(4分)
①有同学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了以下两则广告语,请将这两则广告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A、海尔冰箱,冰箱新形象。(海尔冰箱) ( )
B、进店来乌云秀士,出门去白面书生。(理发店) ( )
②某同学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现: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常会出现错别字。你能就街头、荧屏、报刊规范用字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吗?(2分)
我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导读。(3分)
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二、阅读(45分)
(一)赏析下列诗歌,完成8——9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9、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课内阅读 (12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 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 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 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 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得正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有什么深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5.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15分)
我说,你听
木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 有改动)
16、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 →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 。
17、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2分)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 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1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1、解释下列括号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22、翻译句子:3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两个题目任选一个作文。
1、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也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2、请以“崭新的生活”为题,自选角度,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勿写错别字3、有事例,有真情实感。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