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短文二篇《名二子说》《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


  (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名二子说》中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3.欣赏《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名二子说》引物托喻的写作特点。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起伏的情感,深入探究“闲人”的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宋代文坛“父子兵”中,我们知道最有名气的莫过于“三苏”,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和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决心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和他们一起读书,讨论古今成败得失,教导他们:“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这就是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垂文。正因为如此,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让我们来体会一下苏洵的良苦用心吧!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1.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文得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
  2.古人命名时非常重视其含义。苏洵这篇《名二子说》写于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绝意于功名,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文章对二子的名字加以解说,并用比喻象征手法,针对二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二子进行告诫、勉励,表达了父母爱护关心子女的一片深情。
  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派学生读。在教师的帮助下疏通文义,巩固重点字词的含义。
  三、讲读课文,体会情感。
  1.文章从何处起笔?
  文章先从轮、辐、盖、轸说起,说这些是车子的主要构成部件,其作用十分明显,而车轼似乎不起什么作用。虽然如此,去掉车轼就不成其为“完车”,可见车轼还是有作用的。
  2.苏洵写车轼,借助车轼对苏轼提出怎样的希望?
  苏洵针对苏轼的性格特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个性刚直不阿,才气过人,锋芒毕露,所以苏洵告诫他要注意“外饰”,注意收敛约束自己,隐蔽自己,要像车轼那样不显眼而又不可或缺。
  3.从这一段文字中能看出苏洵对苏轼什么样的情感?
  能看出苏洵对苏轼的担忧和关爱,苏洵了解苏轼的性格,为苏轼的锋芒毕露深深感到忧虑。
  4.第二段文字写车辙有什么特点?
  苏洵认为天下所有的车辆都必须循辙而行,但是论车之功时车辙是排不上的,而当车发生灾祸时,祸患也不会殃及到车辙。车辙是“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5.从车辙能够看出苏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苏洵的这番话里不难看出苏辙温良敦厚,谨慎持重,能够避免祸患。
  6.从这一段文字中能看出苏洵对苏辙什么样的情感?
  能看出苏洵对苏辙的性格十分清楚,对苏辙的为人处世很是认可,表现出对儿子的拳拳之爱。
  7.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是引物托喻,作者找到物与人的相似之处,以物喻人,以物的特性来写人的性格,使道理更加明确清楚,令人信服。
  8.这篇文章的风格是什么?
  这篇文章情辞恳切,言简意深,婉转曲折,含意深刻,与苏洵一贯纵横驰骋、气势豪雄的风格截然不同,可见大家应该是文章的多面手。
  9.阅读苏轼的《洗儿诗》,体会苏轼对自己儿子的情感和希望。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提示:答案不唯一。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在这首诗中对自己的人生的反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仔细思考或者咨询父母,写一写自己名字的含义以及蕴涵着父母怎样的期待和希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1.作者。
  (对于苏轼,学生应该比较熟悉,所以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常识来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一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2.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他的朋友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寓居于承天寺,作品就写于这一时期。文章似乎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
  3.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注意字词的发音与句中的停顿。
  (1)正音。
  藻荇(z o x€靚g) 寝(q n) 遂(su€欤≈癜兀╞ i)
  (2)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要求语句顺畅,停顿正确。
  (4)点出重点词的解释,请学生翻译全文。
  三、再次精读,讨论分析。
  1.用默读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试用四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1)寻伴夜游;(2)庭院月色;(3)月下感叹。
  2.想想苏轼为何夜游。
  (提示: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做着有名无实的官职,但他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而是心胸宽阔,不汲汲于名利。)
  (1)作者被贬,心情郁闷不平,想出去走走。
  (2)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一同赏月。
  3.作者为何寻张怀民?
  “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作者去寻张怀民是不假思索的,表明他与怀民的感情很好。“怀民亦未寝”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人有相同的处境,相同的志趣。
  4.文中描写庭院中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什么特点?
  (提示: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空明。)
  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
  5.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欣悦的、欣赏的语气。(教师可以让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来读这句话,引导其他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这种美景。)
  6.作者仅仅用18个字就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主要得益于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
  (提示: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从“盖竹柏影也”能体会到作者恍然大悟的心情,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正侧结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
  7.文中“闲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闲情逸致的人。作者以闲人自居,也以闲人自傲,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最后一句慨叹,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
  8.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提示:乐观、积极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这空明的是月光更是人的心境,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9.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屏幕显示余秋雨的这句话。)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的感悟。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推荐《答谢中书书》(谢灵运)和《游白水书付过》(苏轼),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注意体会作者情感的不同。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崔巍)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