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综合(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寻觅(mì) 倏然(yōu) 蛊惑(gǔ) 疲惫不堪(bèi)
B.牝马(bìn) 蹂躏(lìn) 悚然(sǒng) 岿然不动(kūi)
C. 褴褛(lǔ) 瘫软(tān) 聆听(líng) 步履艰难(lǚ)
D. 目眩(xuàn) 忐忑(tè) 黑魆魆(xū) 气喘咻咻(xiū)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诚挚 凶神恶杀 害人听闻 人事沧桑
B.鼓噪 举世闻名 孤注—掷 优柔寡断
C.巅锋 雅雀无声 扣人心弦 惟命是从
D.拘泥 冲耳不闻 苍皇逃窜 震耳欲聋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岿然(稳稳地)不动 崇(山高大)山峻岭 逝(死去)者如斯
B.优柔(办事迟疑)寡断 毛骨悚然(害怕的样子) 千古绝唱(最好的东西)
C.疲惫不堪(忍受) 截然(形容界线分明,像割断一样)不同 惨绝人寰(人世)
D.人事沧桑(茫茫大海) 灭顶(水漫过头顶)之灾 扣人心弦(心思)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
B.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哀鸿遍野的灾难。
C.她的演唱扣人心弦,让人们从心底焕发出生命的力量。
D.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已》这样的鸿篇巨制真是少见。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作者在《寻找时传祥》中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 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 )
②消息、时事报道等狭义新闻更注重时间性和突发性;广义的新闻,如报告文学、 通讯、电视专题专题片等更着重事件本身的本质与升华。( )
③《南京大屠杀》以议论、抒情为主,兼以记叙来揭示事件的本质。( )
④《滑铁卢之战》在历史大事件、大场面描写中,抓取能反映事件本质的真实而重要的典型细节来刻画,使作品的主题得以绘声绘色地表现。( )
6.下列各项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B.今年好像变娇了,上两趟寒流来,就缩头缩尾,一点精神也没有。
C.是的,他俩好像有过约定,但现在谁也不承认了。
D.好像这支伟大的军队已将他们遗忘。
7.仿照示例,改写提示语,使之或警醒或友善,语言应生动隽永。
示例:提示语: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改写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提示语:禁止踩踏草坪。
改写为: 。
8.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她弱小的身躯 地摇晃着,终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
②当时还是学生的黎松寿先生, 地演奏了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从而引出了 一段关于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千古佳话。
③消息传到东京,日本国内舆论界 宣传,各地报纸竞相登载。
A. 剧烈 偶然 大肆 B.巨烈 偶然 大事
C.剧烈 偶尔 大事 D.巨烈 偶尔 大肆
9.“逝者如斯”语出《 》意思是: (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寻找时传祥》的几个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事沧桑。
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在崇文门路边,遇到几位老师傅。“时传祥?!”惊讶中便有些激动,接着,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这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
“万里、崔月犁副市长跟时传祥背过粪,万里还说自已是时传祥的‘第一大弟子’;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一回粪为光荣……知道吗?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可是,很快,老人们就又有些愤愤地,“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
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
20世纪50年代,掏粪是纯体力活。背在肩上那半人多高的粪桶有十多公斤重,装满了粪便就是五十多公斤。时传祥每天掏完了再背,一天的总重量得有五吨。解放后,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
他觉得这没什么:“不干好,人家不方便。”
花市下四条胡同耿大爷家厕所墙倒了,砖块掉进了厕坑。时传祥卷起袖子,用手把砖一块块捞出来,用水冲干净,再把墙头垒好,把厕所清扫干净。
1958年,运粪改用汽车了。时传祥说:“咱要人不等车、车不等人、加快周转、分秒必争。”在他的带动下,原来每人每天平均背粪50桶,一下子增加到93桶。刮风下雨也是一样。
1959年10月26日,时传祥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了代表们。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
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大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10.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漠然: ②默然:
③黯然: ④时兴:
11.从描写内容上看,作者在选文的前半部分从哪几方面来表现时传祥劳模品质的?(4分)
答:
12.国家领导人时常来看望时传祥的爱人崔秀庭说明了什么?(4分)
答:
13.选文的标题是《寻找时传祥》结合文段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含义。(4分)
答:
14.从“重访精神高原”的角度,从人们的笑声中去体会弘扬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6分)
答:
(二)阅读《南京大屠杀》中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5.解释下列词语。(4分)
令人发指: 。
惨绝人寰: 。
16.这部分文段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7.选文第4自然段的含义是: (4分)
18.指出下列各项中与其他项运用修辞不同的项是( )(2分)
A. 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B.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C.在我们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D. 我只希望像我—样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
19.结合过去的历史,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联系自己的学习任务及人生目标,谈谈对“……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样走”的理解。(4分)
答:


三、作文(40分)
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帮助”,接受帮助,使你充满感激,帮助他人,使你感到快慰。经济上的支持是帮助,思想上的关心是帮助,行动上的付出是帮助;一个充满期待与鼓励的眼神是帮助,一句充满关心和温暖的话语是帮助。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双方都沉浸在真诚友好、温暖的气氛中,你无法独自创造这种美好的感受,那是一种称不上崇高但却让你自豪的滋味。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第五单元
一、基础、综合
1-4.DBCA(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5.①√②√③×④√。 6.A 7.草长一分,德增九仞等,(友善,警醒、生动即可)。 8.A(大肆:无顾忌地,含贬义;大事:大力从事)。 9.《论语·子罕》,流逝的时光像这流水。
二、阅读、理解
10.①漠然:冷漠的样子。②默然:沉默,不作声的样子。③黯然:情绪低落的样子。④时兴:行得通,流行。 11.①朴实的话语。②踏实的行动。 12.说明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精神。 13.①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②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14.时传祥的精神就是正直、敬业,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的精神,相对于现实社会人们的普遍思想来说,它是精神的高原。人们的笑声反映出社会的普遍心态,自私自利,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诚信丧失,虚假充满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人们“精神的家园”,推进社会的进步,就是弘扬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意思相同即可)。 15.令人发指: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惨绝人寰: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 16.主要是议论、抒情;作用是总结,点题及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南京大屠杀强烈的控诉和告诫国人要牢记历史的耻辱的思想感情。 17.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历史的辉煌,也应该看到历史的耻辱,这样才能奋发图强,复兴华夏民族。 18.D。 19.只要能体现自强爱国,言之成理即可。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