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2013—2014学年语文版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内容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封建兵役制度极端不合理的诗句是: , 。
(2)此生谁料, , !(《诉衷情》)
(3) ,曹、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八年风味徒思浙。(《满江红》)
(5)《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á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星星脱离轨道,一定要yǔn luò ( ),八路军掉队了,却能自动地打游击.
(3)一些男人转过身,冷笑着。其他人qīng miè( )地看着这十五名妇女,讪笑着。
(4)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的义愤tián yīng( )酷暑就不会过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他也是忸怩不安。
B.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他来说是唾手可得。
C.在灾荒的年岁,祖父曾经背井离乡,流落街头,靠打短工糊口。
D.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4、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讨论”和“听取”调换)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 )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
5、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4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
, 。

二、阅读( 46分 )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5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朝于齐/入朝见威王 B、上书谏寡人/受上赏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7、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可看出妻子的赞美是发自内心、出自真情的。
B、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C、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D、第三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8、翻译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9、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听到一些比较夸张的奉承话。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该怎么去应对那些溢美之词。(2分)

(二)孙叔敖纳言(8分)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 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吊丧。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冠白冠( ) (2)官益大而心益小( )
12、翻译句子: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3分)
13、老父提出的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三条建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三)《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0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4、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分)
15、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4分)
17、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2分)

(四)父亲(13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朦胧   F.矇眬    G.依稀    H.模糊
19.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分) 
20.“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3分) 
21. “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的表现。(2分) 
22.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三、作文(50分)
23、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四、附加题(10分)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 A 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文中A处的人物是 ,本文段出自 (作者)写的 (书名)。(3分)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3、文段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了夏日的暴风雨,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1、(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4)四面歌残终破楚
(3)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1)蹒跚(2)陨落(3)轻蔑(4)填膺
3、B
4、D
5、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献出一片树荫;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春天奉上一丝芬芳;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夏天留下一片树阴
假如生命是一颗果实,我愿为秋天带去一丝丰硕
二、(一) 6、C 7、B
8、(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9、①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害怕齐王;③齐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10、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二)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11、(1)戴 (2)更、更加
12、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
13、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三)14、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15 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事例一:王阳明“格”竹
作用:作为论据直接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同时又从反面证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事例二:“我”在美国学习的经历。
作用:论证文中提出的“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观点,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7、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实践出真知;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18.C F
19.抱我串门,背我看病,搂我入睡。
20.“我’’没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
21.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写信求药方,为父亲按摩,“我”在奔丧中的表现。
22.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2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2分)
四、附加题
1、祥子 、老舍、《骆驼祥子》
2、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暴雨的猛烈。(2分)
 3、用柳表现风,用风表现云,起了层层加深的作用。(1分)越写暴雨的猛烈越显得祥子可怜。(1分)用恶劣的暴雨环境衬托祥子痛苦的境遇,(1分)铺陈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1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