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论美》课堂实录

《论 美》
教材分析
《论美》一文被选编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读书有精读与泛读,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而本文正选自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人生》,当为经典著作。随感式的写法虽于条理上不够分明,却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相信会成为一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的绝佳范本。
学生分析
本节课为比赛课,比赛要求借班上课。因此,与完全陌生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融合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这个教学班所在的安庆市石化一中初三年级并未经过课改的训练,学生仍然习惯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扮演知识的接受者、学习过程的被动执行者这样的角色,一下子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适应吗?第三,进入初三阶段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再与他们探讨新的甚至可能是与以往大相径庭的观点,能接受吗?基于学生的这些具体情况,这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下大力气备学生、备课堂,事先预备好应对学生各种表现、回答的方案,并要重在构建一个平等、对话、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析、质疑、探究,只有这样,才有了上好课的条件。
教学构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权、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要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反复研读、品味课文,探寻美的真谛,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去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让本节课成为一节对学生进行美学熏陶、教育的语文课。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所限,不宜在课堂上涉及太多美学范畴下的概念、理论,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切实联系自身生活实践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   熟读课文,个别语句当堂背诵;
b、 学习运用比喻句是修辞手法以及杂感这一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c、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探究、质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通过联系语境、利用工具书探究词义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              理解“美”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b、              学会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
c、              学会肯定别人与自我肯定。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复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大意及所蕴含的美的真谛;
2、难点:文中个别语句有前后矛盾、不够连贯或说法片面的疏漏,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形成了一定的障碍。要在让学生了解这是篇结构自由灵活、语言跳跃性强的杂感以及翻译文学所难以克服的局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说“不”的怀疑精神。
学习方法
品读--探究--质疑--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家乡之美,并引出疑问:什么是美?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美?)
师:作为一名初来安庆的外地人,我深切感受到这座历史悠久而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古城之美:古朴典雅的小街很美,宽阔热闹的马路很美,枝繁叶茂的树木也很美。不过,我对安庆之美的了解仅限于此。同学们,你们能再给我介绍一二吗?
(学生兴致很高,立即就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生1:安庆的炒货远近闻名,您一定要尝尝,味道好极了。
生2: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名气虽不如黄山,但我觉得它的山势雄奇、景色秀美一点也不逊色于黄山。
师:听得出来,你很爱自己的家乡。上完课,我一定去踏访这座“山势雄奇、景色秀美”的天柱山。
生3:老师您来安庆时过长江了吗?
师:老师从北方来,没有过长江。
生3:那老师您一定得到长江边去看一看。宽阔浩渺的中国第一大河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而且我建议您在日落时去看,那种震人心魄的美真是――我就不说了,您自己去看吧。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个特别善于发现和享受生活之美的孩子。我也一定会去看看夕阳中的长江,去领略那一种“震人心魄”的美的。
其实,听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看着你们灿烂而自信的笑容,感受着你们蓬勃的活力,我倒觉得,安庆不仅山美、水美,人也美,安庆的中学生更美。或许有同学会犯嘀咕:老师您别瞎奉承人了,我长相那么普通,穿的也很一般,又美在哪儿呢?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美》,看看从中能否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课件展示及板书课题与作者:《论美》 弗兰西斯•培根)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导入,不仅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符合本课内容所要求的学习情境以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由于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又是一个外地人,师生之间的交流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消除地域差别而致的陌生感。我恰恰利用了这一点,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之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又能将话题定位在“美”上,进而巧妙地转而讨论“什么是美”、“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美?”在学生踊跃的参与和精彩的发言中,师生之间的隔膜消失了,距离拉近了,沟通渠道也建立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探寻美的真谛的学习情境也得以顺利创设。
回到自己所任教的学校与班级后,我则把开头的问题改成了:“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儿呢?”也收到了同样良好的效果。)
二、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探究字音、词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的这两个任务,用5分钟的时间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1~2遍。
(课件展示)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板书字词)
  (落实自读任务)
师:大家都读完了。首先来看黑板上的字词,请一位同学读出来。
生4:(读出字词。略)
师:(评价)读的很准确,可见这位同学的课前预习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读两遍。
(生齐读)
师:不知有没有同学感到奇怪:老师怎么把“颜色”这么简单的词也找出来了呢?这里,我想请大家来推断一下这个词的含义。那么,要想判断一个词的含义,我们需要怎么做?
生:(七嘴八舌地)查词典。
师:对,查词典。可很多词在词典中都有不止一种意项,哪个是正确的呢?
生:联系上下文。
师:说的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两种方法,判断“颜色”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生纷纷低头翻看课文,并查词典)
师:弄清楚了吗?是什么意思?
生5:“颜色”在词典中有5种含义,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面貌、容貌”。
师:十分准确。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探究词义的过程与方法。
生:(齐答)查词典;联系上下文。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能试着运用咱们今天课堂上所学到的这种探究词义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任务落实得如何。
生6:本文提到了,人有三种美,分别是“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优雅行为之美”。也就是“外在美”和“内在美”;这其中“优雅行为之美”即“内在美”更重要;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的美。
(教师同时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任何课文的学习与理解都是建立在充分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而有目的的限时阅读,又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读任务的设置上,除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课文的中心内容之外,还顾及到了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这是因为字词教学始终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所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强调“颜色”一词,旨在引领学生探究词义,而这一探究的过程,既是字词教学的一种提高和升华,更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三、研读课文,探寻美的真谛
(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认识。)
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请同学们再一次深入研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来,仔细品析玩味,从中探寻美的真谛。这一次希望同学们进行默读。
(课件展示)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察看学生的默读情况。)
(设计意图:要想真正领悟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一两遍的朗读还远远不够,更需要静下心进行潜心研读,即抓住文中的个别词句深入揣摩感悟,考查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这样才能谈得上对文中的真正理解和把握。)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把你最喜欢的文中的一句话找出来,然后和大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发现了怎样的美的真谛。
生7: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让我懂得了,真正的美并不是固定的哪一种形式或规范,而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师: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8:我喜欢这一句:“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我认为,真正的美是无声的美,是需要用心去聆听的。
师:多美的语言。“真正的美是用心去聆听的”,这样美的语句,不仅用心能听到,我的耳朵也有幸听到了。
生9:我喜欢的一句是“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美的难得,不但要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这样的美才能持久,这样的人也才是个完美的人。而外在的美只是暂时的,难以保持。
生10:我喜欢的一句是“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为在生活中,做到有美德不算太难,可要做到用朴素的背景去衬托自己的美德就不容易了。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去夸赞、宣扬甚至炒作自己的美德,把它装饰得光芒四射,这就必然使得他的美德大打折扣。
师:说得好。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和刚才那位同学找的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而把外在美的不易保持和美德的越朴素就越华丽这种特点表现得明白生动呢?
生10:比喻。
师:对,这就是比喻句的妙用。那你能否试着也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外在美和美德。
生10:(思索片刻)外在美像天上的流云,一阵风就把它吹散了。美德仿佛青松,风雪越大就越苍翠。
生11:外在美像河水,“逝者如斯夫”。
生12:美德像醇酒,时间越久越香甜。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探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真正改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极好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亦即“说”的能力。当然,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还要注重加以适当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肯定、点拨和激励,这样也就做到了平等交流、师生互动。另外,抓住学生找出的含有比喻句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运用比喻句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写作实践、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四、听读课文,提出质疑
(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教师范读课文并介绍作者。学生听读、讨论、合作解决。)
师: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句子,也谈了不少感受。可是,我想知道,你们对课文有不明白、有疑问或者干脆是有异议的地方吗?
(立即有学生回答“有”,并举手)
师:看来我这个问题是正中某些同学的下怀啊。
生13:我觉得第二段的前后语意自相矛盾。前面说“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可后面却又说“但这话也不全对”,还举了一大堆例子证明,这是很明显的语病。如果我们在作文中这样写,老师肯定会在旁边批上“前后矛盾”的。
(其他同学、听课教师笑)
师:很有道理。我觉得我改到这样的作文一定也会这么批。可这是培根写的,我不能,可能也不敢这么批。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14:我对结尾一句不赞同。结尾说“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么说,那些不具备外在美的人岂不是永远也做不到真正的美了吗?
师:嗯。你的眼睛真犀利,读书也很深入。看来同学们还真对作者有不少异议。这样,我想再为大家把文章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进一步揣摩这些让你感到不解的语句,看是否能消除一些疑问。
(师配乐范读;读完后让学生互相讨论、解疑)
师:你们刚才的疑问解决了吗?(生摇头)还在怀疑啊。那我想提醒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正在怀疑的培根是什么人吗?
生:(齐读课文注释)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师:再来看大屏幕,了解更详细一些的培根的情况。
(课件展示)

师:了解了培根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始祖”,大家还敢怀疑他吗?
生:(响亮地齐声答)敢――
师:谁再来说说看?
生15:我觉得我们不能因为培根是个伟人,就不敢怀疑他了,而去全盘接受他的所有学说,甚至连他的病句都说成是佳句、格言,那样就显得我们太无知、太弱智也太虚伪了。
生16: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培根再伟大也好,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不敢怀疑他的呢?而且我觉得,倘若培根知道我们怀疑他,一定也会高兴的,因为我相信他也正是由于敢于怀疑权威才取得如此成就的吧。
(全场鼓掌)
师:说得好!真是“后生可畏”!今天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最为难能可贵的怀疑的精神,也看到了科学的未来和希望。老师要向你们学习。因为,其实老师也对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迷惑不解,但我先前不如你们敢于向权威质疑,只好找了两个牵强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也算替伟人开脱。你们也来看一下,能否权且接受。先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

师:这另一个解释便是由于这是一篇翻译作品,由于年代、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同学们,这两个解释,你们能接受吗?
(学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设计意图:怀疑是建立一切新学问的基础。爱因斯坦也曾说:“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否会疑、是否敢疑正是他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最佳体现,而现在的学生似乎都已习惯于从老师、书本这些“权威”那里照单全收式地接受知识,“疑”的精神、“疑”的能力正在从他们身上消失。因此,若抓住伟人语言中的疏漏对学生进行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一定会给学生极大的、甚至是顿悟式的启发。)
五、齐读课文,铭记睿文哲语
师: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次感悟美的真谛,铭记住那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格言警句。
(生齐读课文。教师请几位同学当堂背出几句较简单的句子,并加以鼓励)
(设计意图: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到语文课堂,正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一声召唤。因为只有在饱含感情的读书声中,学生对文章语句的涵泳、主旨的把握、情感的体悟才能真正达到更高境界。同时,背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妙词佳语、格言警句、经典诗文不妨都让学生背上一背。其实,学生背书的过程就是“牛吃草”的过程,或许背的过程中无法完全吸收,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给学生日后的学习储备了足够的可供“反刍”的养料。)
六、联系生活,识别、发现、创造“美”
(举例生活中的现象,哪些美,哪些不美?“班级选美”活动,我们周围的同学谁美?美在哪儿?)
师:对课文的学习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下面,让我们运用今天所学,到生活中去识别、发现、创造美。先来看大屏幕,判断一下,这几组人当中,谁美,谁不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意见。

生17:我认为,1、4中的两组人物美,而另外两个不美。
师:很好。再来看下面的这两幅图片。搔首弄姿、时尚俏皮的时髦青年,和满身炮灰、痛苦地呼喊着罹难战友名字的战士,哪一个更美?美在哪里?

生18:我认为战士美。而那几个穿日本军服照相的青年不美。
师:战士美在哪儿?
生18:战友之间的情谊很美。
师:还有吗?
生18:(思考片刻)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他们的这种爱国精神很美。
师:那这几个时髦青年呢,仅止是不美吗?
生18:不仅不美,而且极其丑陋。日军曾侵略我国,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这应当是我们的国耻,而他们不仅忘了国耻,竟然还穿着日本军服去照相,真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师:对,我们要永远铭记国耻,振兴中华。
师:学会了识别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周围,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否发现美。我们来个“班级选美”怎么样?大家来说说,你觉得我们的同学、老师哪个最美?美在何处?
生19:我觉得张静很美。因为她是生活管理员,每天任劳任怨地为同学们服务。
生20:我认为陶婷婷最美。因为她诚实、团结同学,从不与那些穿着华丽的人攀比,而且她还很乐于助人,同学问她问题,她也总是耐心地讲解,从不嫌烦。
师:我想问问你,你得到过她的帮助吗?
生20:得到过。那次,我有一个英语单词不会读,就去问她,她跟我讲了之后,我还是不会,她就反复教我读,直到我会读为止。
师:既然你觉得陶婷婷的乐于助人使她很美,那以后如果有同学也来向你请教问题,你会怎么做?
生20:我也一定会像陶婷婷那样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他懂了为止。
师:那么,你也会和她一样美的,是吗?
生20:(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
生21:我认为魏戈美。因为他与别人犯一样的错误时,总是先认错。
师:嗯,这是一种礼让的美。还有吗?
生22:我认为,我在大前天上学路上遇到的那个陌生人很美。那天我骑自行车摔了一跤,车头都歪得没法骑了。我急得要哭。正在这时,一个陌生男子走过来,帮我把车头掰正。我很激动,还没来得及谢他,他已经走了。
师:虽然你们素昧平生,甚至你可能连他的相貌都已记不清了,但我想他的乐于助人的行为之美会让你永生难忘的。同时我也相信你会把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帮助传递下去的。
生23:我觉得代我们班课的所有老师,当然也包括只代我们一节课的张老师您很美。你们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了我们的茁壮成长,也得到了我们最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全场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赞美,我十分感动,也很欣慰。感谢同学们对我们老师的理解、支持与爱戴,有了这些,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劳动都是值得的。同时,我也想代表所有的老师对大家说:我们一定会更加辛勤的工作,回报你们的赞美,在你们的面前展现出自己更美的一面来的。
(再次鼓掌)
师:说了半天别人的美,同学们有没有人能勇敢地站起来说:我美!因为我――
生24:我美,因为我自信。
生25:我美,因为我很执著,如果我认为一件事是对的,那我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它,把它做好。
生26:我美,因为我懂事、体贴父母。有一次我妈妈病了,那一个星期都是我给她做的饭。
师:真不简单。
生27:我觉得我美,因为我善良,对待每一个人我都只想他的好处,从不想他不好的一面。
师:这是一种宽容的美。
生28:我美。我无论作业多少,都会在回家以后尽量做一些家务,减少爸爸妈妈的负担。因为我清楚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后是那么的劳累,想到他们还要为我做饭、洗衣服,我就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分担一些事,让他们在晚饭后尽量早休息。虽然只是一些很小的事,但这时爸爸妈妈总会很高兴,并且会关心地问我“作业多不多?如果多就快去做吧,不要干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很美,至少在我爸爸妈妈的心里是这样。
师:我想告诉你――老师也觉得,你这个孝顺父母的孩子真美。
(下课铃响)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美的一面,也有不美的一面。只要我们懂得了美的真谛,就一定能摒弃自己的不美之处,创造出更多的“美”来。
来看今天的作业。
(课件展示)

师: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安庆,我们的家乡,因为你们――明天更美。
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文学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兼顾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的重任。在本节课中,学生懂得了美的真谛以后,如何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便尤为重要了。“班级选美”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同学、老师入手,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这必将在学生的心理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趋美避丑、趋善避恶、趋正避邪,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由此引申出来的说“我美”的环节,则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肯定自我、发现自我的平台,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存在的价值,也一定能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全、乐观、积极的人格。此外,这个环节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发现别人以及自身之美的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省级优质课评教的参赛课。我是在第一天的下午2点拿到课题,三个小时的封闭、独立备课,一个晚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二天早晨8点就正式上课了。虽然时间是非常紧迫,这又是我从未教过的苏教版和从未教过的《论美》,但是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遍又一遍细致、深入地阅读课文,把握文本,构思教学。整整两个小时,我丢开教参、丢开网络、丢开一切参考资料,就是反复地读、反复地思考。教学思路逐渐在这一遍遍对文本的钻研中明晰起来。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的教案几乎是一气呵成。经过一晚的修改、润色和制作课件,第二天早晨的正式作课,我和这一节《论美》得到了评委与听课教师,当然更包括学生的一致认可,并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如果说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话,我觉得它成功在以下几点:
1、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和空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学生设计和开展,教师完全退到了幕后,自愿做好组织者、倾听者、评价者。整节课,有近30位同学回答了问题,再加上还有那些举了手但没被老师叫到的,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在这一节课上,我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兼顾。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学到了切切实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字词、比喻句的运用,锻炼了概括、探究、质疑、表达等语文能力与素养,掌握了利用词典和联系上下文探求词义的学习方法,体会到了勇敢质疑的可贵与快乐,了解了美的真谛,陶冶了情操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而且,可以说,这些,都落到了实处,而绝非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教师用尊重、真诚、欣赏、倾听以及自身的亲和力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调动和激发。
4、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严谨、合理,从整体上看,正符合“认知――品味――探究――迁移”的学习规律。
5、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严密;同时,也运用适度,恰到好处,不喧宾夺主。
当然,也有着不少遗憾:
1、没有涉及到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这方面的内容;
2、对于学生对本文提出的质疑,教师的解释略嫌简单、肤浅,不一定会让所有的学生信服;
3、没有引导学生说出“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他们认识到: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努力学习是仅次于做人的另一种美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归来之后,我又将这一出自九年级的课在自己所带的七年级的两个班上各上了一遍,效果也出乎意料地好。由此,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教材不是准绳、不是依据,而只是工具――用以完成课标的工具。这一体会,将会对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