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骑永08—09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阶段考试试卷


骑永08—09(下)初2011级第三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运用(除第2、10小题各4分外。其余各小题均2分共2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犀利(xī)憩息(tián)叫嚣(xiāo)蜿蜒(yán)
B侮蔑(wǔ)恫吓(tóng)滂沱(pāng)孤僻(pì)
C踽踽(jǔ)眷顾(juàn)亵玩(xiè)涟漪(qǐ)
D嶙峋(xún)颠簸(bǒ)贻误(yí)蛰伏(zhé)
2、下列各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 ”线将它画出来,再将正确的字用行楷分别书写在每小题后的“田”格内。
A首屈一指 先发制人 小巧玲珑 重峦叠障
B孤苦伶仃 翩翩起舞 养尊处优 高瞻远嘱
C井然有序 跃跃欲试 相题并论 引经据典
D落绎不绝 左顾右盼 融融泄泄 争妍斗艳
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蹑手蹑脚【放轻(脚步)】不胜其烦(能够承受)B束手无策(捆绑)凝眸(眸子,眼中瞳仁。)C失怙(依靠)克勤克俭(能)D怒不可遏(阻止)家喻户晓(知晓)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无法      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     它的宽度和高度来      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   扩大   控制     B.扩大   控制   增加      C.控制   增加   扩大
5、下面是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怎样排列它们的顺序才合理()
  ……虽然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才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
  ①淡水大约只占3% ②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大气、河流、湖泊以及地表浅层 ③海洋水约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7% ④这大约3%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分布在南极、北极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石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中国
B《地毯下的尘土》—莫德.林赛—《美德书》—美国
C《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南宋
D《陋室铭》——刘禹锡——《刘宾客集》——元代
7、下面是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句中“迢迢”指牵牛星的遥远,“皎皎”写织女星的明亮;
B“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句写织女织布的情景,其中“纤纤”形容手指细长,“札扎”形容织布声;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句形容织女因思牛郎而伤心之至,好在河汉又清又浅,能够经常见面;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现牛郎织女只能相视而不能见面的无奈和忧伤。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仿照例句形式,仍以“人生”为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少一些萎靡;


10、名句名篇默写。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B、 ,万里送行舟;
C、瀚海阑干百丈冰, ;
D、《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0分)
(一)、读下文,回答第11—16小题(15分)。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 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 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1、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2分)
  12、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
  13、文段中的第  句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和层次感。这句话从表达方式来说是    ,从说明方法来说是     。(3分)
  14、第③句是从   (A、栽种树木 B、修剪树木 C、栽种和修剪树木)方面来写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的。(2分)
  15、“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中“这”指代                ,“寂寞”在文中的含义是   (A、孤独 B、冷清 C、单调)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A、设计者的喜悦心情     B、说明苏州园林对称的特点
  C、说明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时时处处都使人感到多姿多彩
  D、说明苏州园林树木栽种和修剪让人感到四季如春
16、“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     。(2分)
(二)、读下文回答第17—21小题(15分)。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7.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18.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4分)
19.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1分)

20.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21.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2分)

(三)、读下文回答第22—小题(10分)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④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⑤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2、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第归,杀而鬻之 :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饮食如布衣时:
23、下列各项中的“之”字与”闻者皆惮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飞何功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D无丝竹之乱耳
24、翻译下面句子。(2分)
A、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B、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5、本文主要记述了包拯一生有代表性的四件事,并从中表现其不同的优秀品质,请结合原文,并根据提示,在下列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句。(2分)
巧断刀割牛舌案——( )
( )——为官清廉
( )——巧言善辩
权知开封府——( )
26、说说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包拯进行总体评价的?(2分)


三、作文(36分)
27、题目:_________,感觉真好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非常好的。请以“帮助别人(或得到理解……),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你要写的那一方面内容,填在题目的横线上。要写出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600字左右。
28、 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 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感情要真挚,600字左右。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