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桃花源记》教案19

人教八上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东晋末年,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活在水火之中。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就走进桃花源,去领略它的美妙。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
(一)听课文朗读录音
在听读中注意字词读音、语句的停顿、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
老师强调朗读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1.字音要读准。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要读出对衬感来。
3.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二)读准字音
(三)再次朗读课文
四、翻译原文
全班同学对照注释大致读懂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下自己的心得或疑惑。同学之间可以交流。
分别点四名同学口译课文。
要求学生做到重点词句翻译准确,句子大意清晰,但不必逐字逐句硬译。
每人译完后,请其他同学及时纠错、补充。
整理本文的文言字词,并按照类别归类: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课文中的成语
补充注释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五、小结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课文分析
1.复述文章内容。
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简述课文。
先让学生自己结合注解,快速了解本文大致内容,准备复述,要求学生尽量不看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适当加进自己的想象。(注意:复述要抓住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先让一个学生讲,其他同学进行细部补充)
2.合作交流
阅读课文
(1)找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语句
(2)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色的语句
(3)找出体现桃花源人生活的语句
(4)找出体会桃花源人浓厚人情味的语句
明确: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美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美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美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桃花源不仅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情更是美,民风淳朴,村人热情好客,一片祥和之景。课文给我们描绘的这一幅桃源胜景,我们找得到它吗?为什么?
找不到,因为它是虚构的,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知道,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朦胧飘忽的世界。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所在呢?
3.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世外桃源?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理想社会的塑造,反衬黑暗现实。它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
四、拓展延伸
讨论: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熟读背诵课文
六、小结
毛泽东《登庐山》中有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如果陶渊明地下有知,也必将含笑九泉。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