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桃花源记》导学稿

21、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要点】
1、了解①作者与时代背景,结合②概括本文故事相关情节了解桃花源的③理想社会特色与④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2、⑤背读课文,圈划重要字词,根据课下注释、或查工具⑥疏通课文词句。
3、积累以下:⑦省略句式、⑧古今异义词\、⑨成语等。
【学习重点与难点】
1.结合故事与背景了解作者理想。 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
【学习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学习古人的文章(文言文),第一步必须在熟读课文中关注古今词义上的差别,很好地把握词义,第二步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对作者个性特点与作品内容的影响,第三步这种影响往往需要我们从他的作品的具体语句中品悟出来。请结合学习目标中的几点先自主、再合作阅读理解课文吧!
一、熟读课文、根据原文原句、课下注释,理解记忆下列词义:
太元 落英 缤纷 林尽水源 仿佛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属 阡陌 相闻 外人 黄发垂髫 要还家 绝境 无论 具言 叹惋 便扶向路 及郡下 诣太守 寻向所志 遂迷 规往 未果 寻病终 问津 (补充:)

二、整体感悟课文:
1、本文是一个故事,根据渔人的行踪变化可以把事情分为三个阶段:用简明语言概述:
、 、
2、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句子并探究相关句子的写作方法与作用等
1、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句子?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句子?

3、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句子?

4、作者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句子?

5、桃花源中的人是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句子?


6、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村原因的句子?写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的句子?


7、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这么美,这地方存在不存在?为什么?

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三、两个社会理解:
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是: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难以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而桃花源是另一个独特的社会世界,这个世界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大相径庭的。从作品中可见这个社会是

四、作者生平与理想:
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第一人 。
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请根据作者生平情况,再结合本文这个故事说说作者要表达的理想是什么?

五、知识积累: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选一个字注意),把握好朗读节奏。
缤纷( ) 豁然开朗( ) 平旷( ) 俨然( )
阡陌( ) 怡然自乐( ) 诣( ) 垂髫( )
2、指出通假字:便要回家 通
3、解释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  D、无人问津
4、下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先背出课文中的原句)
词 古义 今义 词 古义 今义
交通 指运输业等 妻子 指男子配偶
绝境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鲜美 食物味道好 俨然 形容很像
如此 这样 仿佛 似乎,好像
不足 有欠缺,有缺点 缘 缘故,缘分
延 延长 津 津液
5、将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①(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6、一词多义:
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寻: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之:渔人甚异之( )闻之 ( ) 遂 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
7、翻译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学后小结]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