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2013年秋季期语文版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试卷(10.26)
语 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纸屑 (xiāo ) 嗫嚅 ( niè ) 休憩(qì) 顶礼膜拜 ( mó )
B.迤逦 ( yǐ) 构思 (gōu ) 分外 (fèn) 黯然失色 (àn )
C.停滞 (zhì) 妖娆 (náo ) 风骚 ( sāo ) 红装素裹 (guǒ )
D.声咽(yè) 骤然 ( zhòu ) 浮藻 (zǎo ) 断碣残碑 (jié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慑 扼制 充塞 安之若素
B.萦绕 摇曳 喧哗 一代天娇
C.嘻笑 困厄 漫溯 举止泰然
D.岔开 冥想 笙箫 顿失涛涛
3.下面对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这段话写的是《西游记》中的雷音古刹。
B.《水浒传》全书围绕“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其中宋江因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就乐意上了梁山。
C.《三国演义》中曹操曾三次大哭是指:一哭他全家被陶谦所杀,二哭典韦,三哭郭嘉。
D.《三国演义》的“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赵云出击,二笑关羽杀到,三笑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二、(2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4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用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后转涿君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故虽有名马
C.暮夜无知者 / 京中有善口技者
D.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不能称前时之闻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
B.当之郡,道经昌邑。
译文:杨振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
C.后转涿郡太守。
译文: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
D.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译文:他的子孙常常吃蔬菜作饭,出门步行走路,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
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四知”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怕别人知道,拒绝王密的贿赂。B.本文从侧面描写入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C.虽然“子孙常蔬食步行”,但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在他看来,
留给后代廉洁守正的名声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
D.作者善于人物的语言刻画,文中杨震的话语不多,但却掷地有声,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8~10题。
你是我心底最美的缺陷
安宁
  在一个公园里,我遇到了他们。
男人长得很丑。五官像是被某个孩子随手画成的,连修葺都无处下手。而左边的脸颊,还有一道难看的烧伤疤痕。站起来去丢垃圾的时候,右腿还轻微地瘸着,从侧面看过去,矮小瘦弱的他,①犹如一株营养不良的灌木,长在树木葱茏的林中,既看不到头顶的蓝天,也无法深深地,抵达泥土最丰厚的一层;而路人呢,则每每都用镰刀或者拐杖,毫不留情地,将他奋力地拨开或者砍掉。 
  而她,则是个盲人,每走一步,都需要他的搀扶,除了用耳听着游人在喷泉前兴奋的尖叫,用鼻嗅着周围的花香,这个公园于她,似乎有些多余。她既不能欣赏似锦的繁花,也不能像其他女子一样,打着漂亮的花伞,怡然自得地在园中散步。她所能做的,只是倚靠在他的身边,晒晒太阳,听听鸟叫。 
  几乎每一个走过的人,都会一脸同情地看看这一对特殊的夫妇。投向男人的眼光,大多是匆忙中带着点不屑与高傲,似乎他就是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路人的荣耀,亦可反射出他的丑陋与卑微。投向女人的视线里,则基本是同情,想她眼盲本已不幸,此生还要与这样一个被社会视作边缘的男人一起度过。甚至,更为可怜的是,别人丢给他的白眼和嘲弄,她从来都看不见。 
  她显然是渴了,听到叫卖雪糕的,便笑着朝向他,像一个嘴馋任性的小女孩,让他去买。他不知说了句什么,竟是让她咯咯笑着轻轻捶了他一拳。不管他说了什么,在路人的眼里,②那一刻的她,犹如一朵娇羞的莲花,嗔怒里满含着妩媚的温柔。 
  他朝卖雪糕的摊位走去,她则侧耳倾听着他的脚步声,又用空洞的眼睛,看着他的背影。摊位前聚了很多的人,他耐心又焦虑地站在人群的外面,一边瞅着冰柜里飞快少下去的雪糕,一边回头看着不远处安静坐等着的她。人们就像在看一个天外飞来的外星人。更多的人,自动地闪开来,不是为他让道,而是不想与他站得太近。 
  他就这样在别人淡漠又锐利的视线笼罩里,掏出两元钱,放在柜上,转身挤出了人群。 
  他脸上的表情,随着走近女人,变得愈发地柔和起来。等到坐下来,替女人剥开雪糕外面的包装时,他的眉眼里又重现昔日柔软清亮的底色。那支雪糕,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吃了许久,③一直吃到阳光薄薄地洒落下来,轻纱一样,将他们环拥住。等我再一次经过他们身边时,他正牵着她的手,朝一个水池旁走去。在那里,他很认真地扶她蹲下身去,而后为她洗着手上残留的雪糕的汁液。那一刻,他们互相倚靠着,④水中的倒影,晃动着,犹如一池盛不住的幸福。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8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丑”,指文中的丈夫长相难看,与下文中的美好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B.“一脸同情”,这是路人心地善良的表现,对夫妇俩起着正面衬托的作用。
C.“外星人”,表明人们与夫妇俩之间有着极大的隔阂。
D.“淡漠又锐利”,表明人们对丈夫的态度冷漠,目光挑剔。
9.下列对文中几个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句意在表现丈夫的矮小病弱,营养不良。
B.第②句写出了妻子脸带娇粉,羞涩柔媚的笑态。
C.第③句既表明夫妇俩吃雪糕的时间长,又强调夫妇俩的微不足道。
D.第④句的意思是不管生活有什么变故,彼此间的柔情都会让夫妇俩永远相亲相爱,
幸福美满。
10.下列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谴责路人对残疾人的麻木不仁。
B.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生活。
C.赞美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
D.歌颂人性的涥朴与完美。
三、(9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11~13题。
风雨成功路
(1)人生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人生路上,留下一步步坚实的脚印,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是我和父亲一起走泥路时得到的启示。
(2)当竞赛成绩出来后,我得知自己名落孙山,心情就犹如当时的天气,阴阴沉沉,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3)吃过晚饭,父亲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说带我到家后的田野走走。我无精打采地答应了。由于刚刚下完雨,空气十分清新,周围的稻穗和山峦经历风雨,显得生机勃发。我望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这时,父亲说:“你能找到我们走来时的脚印吗?(A)”我低下头望着地,很快就找到了,并指着给父亲看。父亲又问:“在平时天气晴朗的时候,你能找到这些脚印吗?”我马上回答不能,父亲问我为什么?(B)我说道:“因为下了雨,土地变得泥泞,所以留下了痕迹。”父亲边走边说:“这不正像是人生吗!(C)”“人生?(D)”我猛地醒悟过来:是啊,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在人生之路留下痕迹,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望着父亲踏下的一个个坚定的脚步,仔细地思考着这过程中收获的智慧。
(4)挫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留下生命的痕迹,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能书写生命的意义。
(5)我振作了,我充满斗志了,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父亲走泥路时收获的智慧,我将踏出一个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脚印,用我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11.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12.对文中画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画线句在句首加上关联词“只有”才恰当。
B.第(3)段画线句表意不完整,应在句末加上“的洗礼”三个字。
C.第(4)段画线句两个分句位置对调。
D.第(5)段画线句表述不清,应改为“用我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成功之路”。
1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画线句启示下文,不得删去。
B.第(3)段与上文衔接不紧,应加上“回到家后”作过渡。
C.第(5)段文字与第(4)段语意重复,应删去。
D.文章标题不够恰当,应改为“我和爸爸的对话”。
第Ⅱ卷(非选择题,81分)
四、(20分)
14.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分)
15.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5)《关睢》中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而现代诗歌就像文学花园里的一朵悄然绽放的玫瑰,它娇艳多
姿,异彩纷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块迷人的玫瑰园,去探寻诗歌大师们的迷人风采,去欣赏他们的光辉诗作吧!
16.假如你班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交流对现代诗歌诵读、鉴赏或创作的认识和体会。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注意诵读;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把握意象。而你认为呢?请把你的看法说出来。(含标点限15个字内)(4分)
五、(11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17~19题。
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
张丽钧
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拼死违规偷采。据说一个偷采高手是信佛的,他在佛前发下誓愿:“让我多采一些再多采一些吧!我保证,把赚到的钱按百分之一的比例给你提成!”——他以为佛是看重提成的,以为佛贪了他一炷香时就没了立场。
遇到这等可叹、可笑、可悲的“信佛”者,我总忍不住要把藏人扎西多吉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藏人扎西多吉,是千万个磕着“等身长头”去拉萨朝拜者中的普通一员。他的鞋头缝着牛皮,膝头缠着牛皮,双手各套了一个类似“趿拉板”的牛皮掌套,精瘦的身子尺蠖般一曲一伸,在无尽的大路上艰难前行。
扎西多吉被一个从小轿车里钻出来的汉人给拦住了。
汉人好奇地问他:“我看你太辛苦了!你……是在赎罪吗?”
扎西多吉说:“我的心灵比山坡上吃草的小羊羔还要洁白,我无罪可赎。”
汉人又问:“那,你是为家人祈求健康吗?”
扎西多吉说:“我的家人个个比牛犊还壮,用不着我为他们祈求健康。”
汉人懵了,拧着眉头想了半天,问道:“你还没结婚吧?是不是看上了哪家的漂亮姑娘?”
扎西多吉笑起来,说:“我老婆刚生下一个八斤的男孩,母子好着呢!”
汉人还想问什么,扎西多吉伸出一根沾着泥土的食指指着他的鼻子,笑笑地说:“你是不是该问我,那你是想升官呀,还是想发财呀?告诉你吧,我啥都不为。我磕几个月等身长头去拉萨哲蚌寺,就是高兴啦!
汉人听了,十分错愕。
扎西多吉说:“我们藏民不像你想的那样,遇到不高兴、不顺心的事才想起来去拜佛。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考不上学、儿女不孝、得了大病、叫相好的给踹了……这个时候你心里难受是吧?你难受就自己受着吧,你最不该在这个时候去打扰佛,让佛跟着你难受。其实,佛,最喜欢高兴的人了,佛也最愿意保佑高兴的人。你要真信佛,就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痛苦地信佛,那是对佛的大不敬。我一降生,就是佛国的人。你看,我身上揣着这么多金子,这都是我卖牛卖羊赚的钱,我要把这金子送到哲蚌寺去。”
汉人无语,汗涔涔地钻回了小轿车……
快乐地信佛,快乐地信自己身善的力量,快乐地安妥颗洁净如莲的心;在恼人的尘世喧嚣中听到佛音,闻见佛法,悟透佛理,从而慈悲地面对,智慧地领悟,宽容地接受,勇毅地改变;常怀利他之念,把一种缺乏禅意的生活过出氤氲禅意,在人间烟火味中潜心修行,使菩提树常绿,明镜台常洁——这样,你就与佛相互拥有了。
(注:“等身长头”是藏区信徒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08期)
17.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的含义理解。(含标点限40字个内) (3分)
18.文中说:“快乐地信佛,快乐地信自己身上善的力量,快乐地安妥那颗洁净如莲的心。”
你从中得到的一点启示是:(含标点限20个字) (4分)
19.请你就文末划波浪线“宽容地接受,勇毅地改变”一句写上批注,表达你的评价和看法。(含标点限40个字内)(4分)
六、(50分)
20.题目:动力来自____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根据你的经历、感受或想象,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编写故事等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文章不少于7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5)不得抄袭。
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1.D 2.A 3.C 4.C 5.C 6.D 7.A 8.B 9.C 10.D 11.B12.C13.B
第Ⅱ卷(非选择题,81分)
14.(6分)根据答题书写好(美观)、中(工整)、差(潦草)情况评6、5、4、3、2、1分。
15.(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 要注意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或感情;要注意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等等。
17、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佛,应把信佛当作是一种信仰,快乐地信佛。
18、乐观面对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抓住关键词“快乐”拟写)   
19、我赞同此观点。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困难、挫折,勇敢地纠正自身缺点。
20.参照2013年玉林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007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评析
题目:动力来自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07年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依然沿袭了几年来的传统形式——直接命题。此题没有材料,没给提示,属直接半命题。它没有审题障碍,具有普遍可写性,易于调动考生积累;有积极导向性,贴合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形式利于调动写作主体的能动性,有广阔的发挥空间,适于各种文体的要求;补全题目后可迅速切入,有很强的操作性。
作文试题占语文试卷的一半分值,赋分为60分。这考虑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意图在于考查学生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的能力。写作时能做到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希望考生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动力来自       ”这个直接半命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开放性。话题作文曾一度以开放性强而成为各地考题的主流形式,《课标》曾明确提出“少写命题作文”,认为命题作文限制性、封闭性强。冷静下来想,限制性是人为的,不在题目本身。换言之,考场作文、特别是选拔性作文,一定要有适当的限制性的,开放不等于放开。自2003年恢复全市统一命题以来,北京市一直坚守着直接命题这块阵地。2003年题为“喝彩”;2004年是“需要我”;2005年“开端”;2006年是“劳动”03、05、06还有只言片语的提示,而04、07连完题的备选材料都没有提供,扒光了人为编织的所有束缚,真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开放性极强。目的是尊重写作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可写性。首先是考查目的单一,切入迅速。不是写作之前先读三、四百字的材料,有的甚至要读七、八百字的材料,那些材料大多光怪陆离,很是费解,把考生放在作文的大门外,有意让他们摸门不着,即便进了门让他们惴惴然而不安。精神上恐吓了他们,思维上限制了他们。这个题完题后尽可任意施展你的技巧,驰骋你的思维。其次,具有普遍认同性。中考是面对全体考生,原则是让每个考生都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这个题目能够调动考生的积累,利用手头的优势资源。拟题目的就是与教学结合起来,与平时训练一至起来。另外这个题目的人气还在于它让所有考生先“乐于表达”,继而在“善于表达”上显出区分度,测试能力。
导向性。“动力来自       ”主旨在于从写作内容上发挥正导向作用。“动力”是主体的定位,“       ”选填内容是“动力”的源泉,“来自”是沟通“动力”与“源泉”的渠道。“动力”支撑着健康向上的意趣,符合和谐社会、竞争社会的环境,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激发主体意识的活跃,“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考场作文是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选拔性的,这个题目也有“绵里藏针”的特点,行文前也要慎重审视揣度。
①慎重补题。补全题目需要考虑要填充的半题应是写作的主体,是“动力”的源泉,决定着作文的价值。言之慎重,是为虽没审题障碍,但不能自设陷阱,自缚手脚。首先,完题后检查前后是否顺畅,是否有关联性。不能生涩拗口,模糊不清。如“动力来自失败”,这样的题目让人摸不着头脑。其次,补出的文题部分要便于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也就是确定题目后自己要有话可说,不能自己把思路堵死。再就是补题后要有文体倾向,如“动力来自不屑的追求”——议论文;“动力来自那百合”——散文。题目昭示出文体,行文也顺畅。还有,补全的题目要有新意,有亮色,有韵致。如“动力来自妈妈”这就很一般,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果换成“动力来自那杯苦味咖啡”就有了味道,效果决不一般了。
②抓住“来自”,运足笔墨。“来自”是沟通动力和选填对象的渠道,是情节,是过程,是自己作文的卖点,要写充分。它不像川剧变脸,观众只关注你变了怎样一张脸,不关注你变脸的过程,演员也不让你了解变脸的过程。作文恰恰相反,怎样一张脸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变”的过程。下面的例文《动力来自那枚硬币》把过程做足了文章。
③有创意地表达。由于这个文题便于调动平时积累,所以也容易流俗。容易轻松完题,却不容易轻易得分。文题留给我们极大的创新空间。第一,语言要有特色。或朴实,或华丽,或深刻,或有个性。第二,形式要得体出新。近年来不少考生追求形式新颖,弄得作文很浮躁。选择怎样的形式,首先要与内容一致起来,克服为了追求形式而不伦不类的现象。在与材料一致的前提下讲究文体形式毕竟也是抢分的法宝之一。第三是主题深刻。这是创新最广阔的天地。因为形式可以相同,主题表现的角度、程度永远不会一样。主题深刻,除了表达技巧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作者的认识程度,这就要求考生用心写作,倾情投入。
[评分细则说明]
北京市中考作文评估2006年以前是分项打分,即按内容、语言、结构赋分。2007年出台了新的评分标准,新的评分标准特点是从整体把握,定类分级。定类依据题意、内容、中心、条理、结构和语言六项表现,另加书写。每项又分四级:
            题意:符合题意——比较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内容:内容充实——内容比较充实—— 内容尚充实 —— 内容空洞
            中心:中心明确——中心比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
            条理:条理清楚——条理比较清楚——条理基本清楚——条理不清楚
            结构:结构合理——结构比较合理——结构基本完整——结构不完整
            语言:语言通顺——语言比较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
            书写: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
在各项上再分出层次,难免带有主观性。比如加点词语,阅卷时怎样把握呢?看来作文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于考生而言,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作文评分标准。
阅卷过程发现不少考生在完成“动力来自       ”这个文题时陷入了失分误区。主要表现有:
①角度调不准。一些考生随意完题,轻易移用平时练笔,结果犯了“方向性”错误。不是表现写作对象是“动力”的源泉,而是表现了对象的特点,把“源泉”当作文章写作主体了。例如《动力来自老师的鼓励》应写老师的鼓励给我战胜挫折的动力,可许多考生却写成了老师和蔼可亲,无私奉献。这是最普遍的现象,也许故事很生动,感情很丰富,很可惜叙述角度偏离题目要求,选材、构思、行文时脑筋要转个弯儿。
②选材俗套,没有体验和感悟。其实材料没有新旧之分,只是考生不用心来写,情感不投入,不会用情感去感化材料。没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新材料也落入俗套,写出的文章定然肤浅。
③过程不充分。也就是“来自”的过程文章作不足。很多考生叙述完“对象”的故事,没有一个消化、反思、形成动力的过程,写成“机械能”,这就是没有把“来自”当作沟通“动力”与“源泉”的渠道,有的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