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7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液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液化现象。
2.知道液化放热及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重点
认识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难点
认识“白气”;液化的两种方法。
教学器材
铁架台、烧瓶、石棉网、软木塞、直角玻璃管、铁板、热水、大注射器、乙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汽化?
2.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降低温度、气体液化
教师:小学自然和初中一年级的地理课本中都讲过,雨的形成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水,这是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日常生活中液化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请同学看课本中的几个例子。
问题:上述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启发:物质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发生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物质都是由气态变成液态,都是由于温度降低引起的。
教师: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问题:上面例证中沸水锅的锅盖掀开时,可以看到锅的上方有“白气”;冬天,在户外不断地呼出“白气”。这些“白气”是不是气体?是不是水蒸气?
实验:把热水装在烧瓶中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直角玻璃管插在软木塞上然后塞住烧瓶口,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当瓶中的水沸腾时,将铁板靠近烧瓶口,可见水从铁板上滴下。
引导学生观察:在直角玻璃管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在玻璃管口一小段段距离的位置才看见“白气”。很显然,从玻璃管喷出来的是“水蒸气”,水蒸气无色看不见,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人们才看见,所以“白气”是小水珠不是气。
三、压缩体积、气体液化
问题:使气体液化是否只有降低温度一种办法?用温度降低的方法虽然能使所有的气体液化,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从课本沸点表中可以看到氢要液化,温度至少在-253℃以下,所以人们就想寻找能在不太低的温度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演示: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让学生注意观察有没有液体出现。(注:本实验若用投影仪投影观察效果较明显)
实验结论: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师强调;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设法使它液化。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用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例子:液化石油气、液化气打火机等。
学生接着阅读课本,了解气体液化技术在火箭技术中的应用。
四、液化放热
教师: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作为汽化的相反过程应当要放热。同学们在冬天里手感到冷,这时可以用嘴对着手呵气,这家伙就有这样的感觉:手变湿了,但手感觉到暖和,这就是因为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手时液化放热的缘故。。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的道理——液化放热。
五、小结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压缩体积也能使气体液化,但有些气体必须使它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液化,物质液化过程要放热。
六、作业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