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 教学设计3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教前分析: 本文出自《庄子·天运》,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这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方法的指导。但故事都配有译文可供帮助理解,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交流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热身小游戏怎么样?平时谁的表情最丰富?好,他的表情一变化,你们的表情也要随之变化,看谁学得最像,明白了吗?(集体模仿“火冒三丈、伤心欲绝、矫揉造作”)知道老师在考验你们的什么能力吗?1、齐读课题,哪个字表示“模仿”? 2、那“颦”又是什么意思?师解释(颦:皱眉头)一起来表演颦。请大家再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 1、生自由读。 带着这些宝贵的问题,我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争取先读准字音,自由读吧。 2、谈初读古文的感觉。 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古文,这第一次读的感觉如何?大家觉得难是很正常的。这则古文出自哪里?[课件出示:庄子的图片]这可是距今两千多年前写的文章啊,初读时肯定不太顺口。但是,“距离产生美。”仔细品味起来是相当有韵味和魅力的,不信,郑老师为大家吟诵一番,想听吗? 3、教师配乐范读。 你们品出点儿韵味了吗? 4、教师配乐带读。要不郑老师再带你们找找感觉。 4、个别生配乐读。 谁想单独试试? 5、全班配乐齐读。 既然大家都想来吟诵,那就把这里当成古香古色的“庄子学堂”,我们一起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畅快淋漓地吟诵起来。各位书童们,准备好了吗?妙哉!妙哉! (二)精读: 我听出来了,咱们跟古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们读懂了吗? 1、第一句。 A、谁知道开头这一小句话的意思?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你能现场对照译文,为大家一一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在街上/村子里)(走过)。] B、对照译文或注释来理解,特别简单明了,大家会用吗?那同桌之间试着解释接下来的这句话。[课件出示:“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C、想看看东施效颦的样子吗? D、你们猜猜东施见到西施之后,心里回想些什么呢?是啊,看到沉鱼落雁的西施,能不羡慕吗?谁能读出东施心中的羡慕之情?[课件出示:“美”变色](“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个别读、开炮读、全班读) 所以,西施颦,东施也颦,这两个“颦”字的意思都是——皱眉头,意思一样但效果一样吗?一个太——美了,一个太——丑了,谁能读出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呢?[课件出示:两个“颦”变色](个别读、男女生读) 男女生都读得这么好,那咱们一起为刚才的动画片来个“古文版”的配音吧!好吗?要注意,看到相应的画面再配音,看谁的配音最生动!(师旁白,全班配音)用掌声感谢一下自己精彩的“幕后表演”吧! 2、第二句。 东施这么一颦啊,在村子里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瞧!邻居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请生看图说话) 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全班读)[课件出示:第二句] 古人常云:“之、乎、者、也。”短短的一句话就有几个“之”?意思一样吗?谁读懂了,为我们解释一下。[课件出示:“之”变色,随机注解](学生解释,师随机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再读这句话。发现语言什么规律了吗?[课件出示:诗歌式] 能借助句子的规律背一背吗?(师生接背、分两大组带上动作背) 庄子先生了不起啊,他用不着写东施的相貌,只要说说邻居们的反应,就让我们想象到东施到底有多丑了!(板书:丑,归纳板书——侧面描写)村子里除了富人和贫人,还有谁和谁呢?他们又会做何反应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继续创作,一会儿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生动有趣!(小组创作展示)东施效颦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3、第三句。 本来,东施效颦是为了变(美),可效颦之后却(丑),这是为何?假设,我就是那个奇丑无比的东施,现在我已伤心欲绝,各位街坊邻里、三姑六婶、大爷大妈,谁能为我解开心中的这个结呀?(情景对话后请生将见解归纳在黑板上)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错就错在“知颦美而不知颦所以美”。街坊邻居们,你们再为我念叨念叨,敲敲警钟吧![课件出示:第三句]我也再看看墙上的这些忠告,大家帮我一起念念。 (三)总结:感谢各位好心人的开导,我相信,只要我崇尚自然、立足实际、善良热情、造福邻里,总有一天,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练习 最后,我建议大家用最生动、最美妙、最有韵味的背诵,结束今天快乐的 “古文之旅”,好吗?(生起立齐背) 希望将来,大家能带着这份快乐与自信去学习每一篇韵味十足、魅力无穷的文言文。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文言文) 皱眉头 (学生随机板书) 教后反思: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由于庄子受民间寓言故事的影响,所以在庄子笔下,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会说话、会辩论、会讲道理,这也体现了庄子著作的先进性。 教学本篇课文,我注意了四个要点: 1、突出妙趣横生之处。 妙在课前谈话与新授学习浑然天成,妙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自然读出古文的韵味,妙在录像的引入使学生加深感悟古文的意思,妙在抓住空白点演绎村里人见到东施的表现。 趣在走进东施的内心,有感情朗读能力在提高。趣在表演中理解“之”、“走”、“去”的意思。趣在情趣盎然中达成了背诵的目标,趣在用灵活的手段使学生感悟表达方法,并灵活运用表达手段。 2、 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见西施“颦其里”而“美之”,写东施对美的关注和倾慕,然后用一个“亦”字写出她爱美心切,盲目仿效的心情。但由于只注意形态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本质上的极大区别,弄出了邻里避之而唯恐不及的笑谈。那么,东施丑到什么程度呢?文中“坚闭门而不出”和“挈妻子而去之走”这样的侧面烘托写出了东施的丑态。 教学策略:不急于告诉学生作者对东施丑态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而是带学生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学生弄懂了意思,老师追问,“从‘坚’和‘去之走’,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穷人和富人对东施的样子感到害怕,甚至把她当作怪物一样,远远地避开,可见东施的样子实在是不堪入目、难以忍受。教师再问:“作者并未写东施的样子,可读者如见其人,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学生短暂的思考后,脱口答道:侧面描写。教师顺势引导,对事物的描画不直接写其样子或形态,从侧面体现,这就是侧面描写。接着马上举例:汉乐府中的《陌上桑》,作者表现罗敷的美,以“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烘托罗敷的美。这里的描写手法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法去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认为最丑的东施形象。接着,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一个醉汉斜靠在街角,过路人避开,要求是表现醉汉醉熏熏的丑态。学生欣然提笔。有的写“空气里弥漫着烈酒的味道”,有的写“行人捂着鼻子匆匆走过”,还有的写“流浪狗似乎知道什么似的,低声咕噜着,走开了”。通过这样的教学,顺利地解决了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学习并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3、 写作方法“一事一议”。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不切合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策略:在学生知晓了本文揭示的道理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事一议的文章的写作方法。①、要选好议论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感受最深刻、针对性强、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事物。②、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③、叙和议详略得当。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收获,学习《楚王好细腰》,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相对容易了。 《寓言二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训和道理,对笔者来说,如何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应好好思考的。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