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人教新课标4


第5单元 20 有的人
教学详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有的人》这篇课文体现的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比较中,辨别是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围绕这一主题,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1.激发学生读书动机。2.有效实现多角度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深究文字的内涵;与同学的对话,完善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对话,深化对情感的感知;与作者的对话,感悟表达意图。3.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激发学生朗读“细胞”,有层次地组织读书,由浅入深地感知教材,使学生能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研读语言文字内涵,体会诗歌中的爱憎情感。培养倾听他人见解的习惯,锻炼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3.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及人民对待他们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明确的是非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难点: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
课前准备
1.鲁迅的纪录片,鲁迅的作品,生平简介,有关鲁迅的故事,宋庆龄、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名言。
2.鲁迅追悼会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言: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播放鲁迅追悼会的视频资料。)
3.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预设: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敬佩;对反动派的憎恨……)
4.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出示课题:有的人)
5.介绍作者。(见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为了弥合文章时代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鲁迅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导入这个环节首先播放鲁迅追悼会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接感受人民对鲁迅先生的爱戴。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
(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名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学生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为什么?
(注意表扬:他读得很有感情,你点评得也很到位,掌声送给他们。)
3.听范读。
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听一听朗诵家沙桐和长潇是如何朗诵这首诗歌的。(课件播放。)
过渡:听了两位朗诵家的朗诵后,你是否有一种被感染了的感受呢?下面就请大家好好地学习这首诗,好好体会鲁迅伟大的人生。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层次。
4.理思路。
师提问:这首诗一共有几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说后,师课件出示,再齐读每部分的意思。)
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提出了对待生和死的不同的观点。
第二部分(第2~4节):写了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
第三部分(第5~7节):写了人民对待两种人的不同态度。
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三部分之间是什么结构关系?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再通过学生分析结构关系,理顺诗歌条理,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感悟作铺垫。
三、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
2.质疑: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这两个“活”“死”有什么不同含义?
“活”——肉体还在;“死”——精神已亡;死——肉体不在;活——精神永存。
3.思考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运用对比、反复来突出主题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1)对比。
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①生死价值的对比。
第1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②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4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百世”。C.残害人民,养肥自己。诗的后两句都是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意思是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③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第5~7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他。B.“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C.“他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诗的后两句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A.“人民永远记住他”;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C.“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感情。
通过以上三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2)反复。
①连续反复:如“有的人”,紧接着反复多次。
②间隔反复:如第2节与第5节;第3节与第6节;第4节与第7节。
反复手法的运用,从结构上看,可以把各节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内容上看,又可以使全诗的主题思想步步加深。这样,不仅使诗的结构严密,而且充分抒发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增强诗的感染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略读课文应着重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自主体会情感。
4.老师出示对比的表格。
请学生用文中的诗句或短语共同填写表格。

四、精读诗歌,领会感情
1.总结作者对这两类人有什么样的感情,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让学生找出来分析,试着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读出感情了吗?)
2.小组合作朗读。
要求:
(1)用“/”给诗歌划分节奏,并用“.”标出重音。
(2)对诗节进行朗读分工。
(3)朗读时注意抒发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感情。
3.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提示:
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节奏、重音处理得如何?
(2)分工合理吗?
(3)读出诗歌所蕴涵的感情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诗歌,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小组合作朗读,还能锻炼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请同学结合两类人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预设: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探讨:“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3.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地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现代诗的教学讲究的是“情与景的交融,是心与心的沟通,是精神的创设”,要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与想象力为目的,以学生获得情感认知、达到精神性体验为价值目标。因此,“联系实际谈‘有的人’”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抒发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在“谈话”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六、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诗歌,结合大家自己的经历感想,你认为人的生存意义是什么?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段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有所作为,生命才有意义;投身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生命才有价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同类资源